我自己本身是做到宅保母(有托育登記証)目前仍然還在進行到府的服務,但是因為我之後的生涯規劃有可能轉做在宅,所以最近要上路的新制度也讓人很緊張,以下提出幾個論點:
1.巧立名目:政府用這四個字打壓了很多保母,變成有可能不能收副食品錢、不能收延托費、不能收三節獎金,試問在已經沒有勞健保又沒有福利還被打壓,哪個保母願意跟政府簽約?還是政府官員也可以不拿三節、不拿加班費、不拿餐點津貼?重點是8月要上路,現在已經七月尾聲了,要跟保母簽準公共化的契約還沒出來,政府未思量周密就想草率上路,哪個保母敢簽約?
2.誰來付這筆錢:每個月6千講得好像很美好,但第一年中央支付,第二年以後改由地方政府支出主要而中央協助,請問到底偏鄉地區的地方政府能撐多久?這塊餅看起來很可口,但是做不長久。
3.簽或不簽保母很為難:假設現行制度調整不大好了,第一年制度不變,第二年忽然又改了怎麼辦?改成剝削保母對保母不利保母不想再簽怎麼辦?保母如何面對本來領6千變成2千5家長的失落?所以不要怪保母不簽,是簽了以後未知數太多,政府無法保證永遠不會改制度,所以多數保母為求自保只好不簽。
4.可托至多四人:講得好像很好聽,但是又規定兩歲以下至多兩人,如果我帶的小孩都是兩歲以下,我只能帶兩個。而兩歲以上有所謂幼兒專班,多數家長也不會再送托,另外保母如果自己有小孩,名額又會再被影響。生育率低迷,在雙北有太多保母都只托一個,招不到第二個孩子,如果再被新制度束縛,試問保母如何生存?
5沒有簽準公共化並不代表違法托育,只是家長無法領到6000,但是舊制度的托育補助一樣能領一樣合法。
最後總結一個重點,政府如果有心補助家長,可以在生育補助下手,實在不懂為何要拉著保母推入火坑,我只能說,這個坑不會有多少保母願意跳,所以幾乎可以說是騙選票的政策,看得到吃不到。
引述《qplus (Pray)》之銘言:
: 如題
: 最近新的托育補助方案在保母界鬧得沸沸揚揚
: 預計明年3月幫我帶小孩的保母對新的制度很不開心,說她很失望,並叫我做好心理準備
: 她可能不會跟政府簽約,這樣的話我能請的補助就會減少,也說我可以現在就
: 去找別的保母。
: 我能理解她的失望,也不怪她這樣做,只是問了幾個其他的保母,
: 目前也都是在觀望中,不一定會跟政府簽約,所以也不敢答應我。
: 補充一下:我們保母失望的是政府制訂薪水上限,好像是15000?
: 請問大家的保母都是什麼反應呢?
: **此篇純粹是想知道大家的保母反應是不是跟我的一樣?
: 沒有要戰這個托育補助新制或是保母的反應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