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遊戲篇之各階段遊戲規劃和設計

作者: andy780212 (andy)   2018-07-30 23:21:17
0y~2y各階段的遊戲設計與規劃
開頭先說
遊戲規劃通常是有受訓過的幼教人員才會做的工作內容
也由於遊戲的範圍很廣 也有許多派系和細節
我在此就不針對太極端的遊戲方式去加以描述
下面我會針對父母能做到的範圍來討論遊戲規劃
我們講過發展和遊戲的關係
現在就根據前面的這兩大主題來延伸
學著怎麼設計出"適合0y~2y各階段的發展"的遊戲吧
(由於篇幅關係每項舉出1~2例)
(語言不歸類為遊戲 但也影響發展就加進來一起談)
(生活自理算半遊戲半工作 但有助於之後的照護也一起談)
<1m~3m>
此階段的寶寶自主能力較弱
大部分的遊戲都是要大人帶動讓他接收後回應
親密近距離的逗弄 是此階段的主要遊戲方式
身體動作
*抬頭小蛙:
讓寶寶多嘗試趴著抬頭 大人可以在旁給予鼓勵和關心
*踢踢樂:
把手掌或手臂放小朋友腳下 讓他感覺踢到東西時的自身力氣
認知發展
*手搖鈴左右跑:
藉由搖鈴的聲音(聽覺輔助)來練習寶寶的追視能力發展
!懸吊式玩具也可 但不建議用電動式會自己發聲自己轉的那種
*爸媽戲精:
此時的寶寶很愛模仿大人的表情 逗弄時表情越豐富越好
社會情緒
*給阿罵笑一個:
開始有初步的社會性微笑和回應 大人的逗弄越多則小朋友未來越不怕生
*我的奶嘴:
用吸拇指或吃奶嘴滿足自我情緒的安撫
語言溝通
*是誰在唱歌:
寶寶會朝著發出聲響的方向望 爸媽也可以省去KTV的錢
*聲帶練習:
寶寶開始會自我發出一些聲音自娛 大人若聽到可以給予鼓勵
生活自理
*吸奶嘴:
能順利吸允奶嘴 以便練習進食
<4m~6m>
寶寶此階段由於頭頸部漸漸穩固
能做的動作開始變多了 也出現基本的自主行為
大人可以開始轉成協助幫忙的角色 作為此階段的遊戲方式
身體動作
*海陸小蛙人:
從只能把頭頸部抬起到可抬至胸部 也出現匍匐前進的爬行
爸媽放玩具在寶寶前方讓他爬去拿 距離可以慢慢增加
在一旁爺奶的加油聲此起彼落跟海陸的天堂路有幾分神似
*鹹魚小翻身:
寶寶先會用手肘撐起 再進一步成功側翻滾
爸媽不需要輔助 在一旁喊聲加油即可
剛會翻需要小心頭部的撞擊 可在軟墊上多練習
認知發展
*咬出新滋味:
舉凡能抓到的都想送進嘴巴 用嘴巴探索物品
*眼球追蹤器:
已開始可以眼動頭不動的追視物體
社會情緒
*藏鏡人是誰:
開始對鏡中自我感到興趣 仿間有賣不破鏡可以給寶寶玩
*飛天毛毯:
隨著頭頸部的成熟 讓寶寶躺在有包覆能力的毯子上輕搖輕晃
語言溝通
*回聲筒:
開始針對大人的對話發聲回應
*兒歌300首:
對熟悉的歌謠曲調出現反應
!此遊戲在安撫寶寶進入睡眠前很好用
生活自理
*自己的奶瓶自己拿:
開始伸手想幫忙拿奶瓶 但大人還是要注意別讓寶寶自己嗆到了
<6m~1y>
開始能坐能站 自主行為越來越多
此階段也開始會怕生
可以嘗試多接觸對小朋友友善的親戚朋友
以減輕陌生人焦慮
身體動作
*爬行高手:
跪姿爬行的出現 用手掌撐地 可以規劃小洞穴的空間給寶寶躦
*左右互搏:
坐的穩了 雙手空出可以把玩具從左手換到右手
也開始出現雙掌拍手的行為 大人可以放慢拍手動作讓寶寶學著控制
認知發展
*躲貓貓:
8m時出現物體恆存 躲貓貓是個經典的訓練遊戲
可以用方巾遮住物品或臉 並故意露出一點點
我們稱為"找得到"的練習
*是誰在叫我:
對於自己的名子開始有反應與概念 也可以分辨出陌生人與熟悉家人的不同
社會情緒
*有陌生人:
開始出現陌生人焦慮 如有親戚阿姨(陌生人)來訪會把自己臉遮住或是整個趴在地上不敢

此時陌生人不宜直視小朋友 爸媽也可以靠在小朋友身旁給他慰藉
千萬不要硬把小朋友抓去給阿姨抱 會哭慘
*媽媽抱抱:
出現對於主要照顧者的情感依附 碰到心情不好或是有困難都第一個找妳處理
此時只要想妳在小朋友心中比任何超級英雄都還偉大 就可以淡忘手酸或麻煩了
語言溝通
*我也想聊:
能簡單的模仿話語(構音 仿說) 並在一群大人的對話中會想出聲參與
大人可以適時的回應小朋友讓他感覺到重視 然後繼續話題
(經驗是跟他回兩三次他就開始會找其他事情做了)
*機器人駕駛員:
開始會用手指東西或方向 大人可以抱著問他去哪裡?
並往他指的方向走幾步後再重複一次互動
生活自理
*我會自己拿:
開始能穩定的拿奶瓶了 大人可以完全交由寶寶去拿在旁觀察即可
*開飯時間:
用手嘗試送飯到口中 常常弄得食物到處飛
!此時托盤和圍兜的設置就很重要 不需要太過要求乾淨 餐後再整理即可
<1y~1.5y>
能獨立行走 能探索的世界正式轉為立體
也開始累積簡單的語言詞彙
此時父母可更重視對話和三感(數感.美感.音感)的遊戲性
身體動作
*走路不怕摔:
剛開始學步的小朋友除了扶手的依賴 也可以在軟的地板上練習獨自走路
一開始的摔跤是他們學習如何控制重心轉移的重要方式
也是未來在戶外摔倒時可以避免自己受大傷的練習
*溜火車:
有繩可拖行的玩具在這個階段會很受歡迎 除了滿足小朋友走路的練習
也可以讓他增強自我肯定的人格發展
認知發展
*形狀鑲嵌桶:
很經典的認知玩具 透過不同形狀的配對練習 鞏固基模
*哪裡痛痛:
在小朋友有受傷時 安撫完情緒 請他指出哪裡不舒服
這在之後的照護(就醫)上很有幫助
社會情緒
*Hi & Kiss Bye:
出現了有社交性的肢體語言
不論是揮手Hi還是Kiss Bye都可以讓小朋友學習與他人的互動
*都在你身邊:
可以藉由一件跟父母有連結的物品 不論是小被子或娃娃
練習讓小朋友產生分離焦慮時 能藉由此物撫慰轉移情緒
語言溝通
*數字123:
準備一個小碗把零時一顆顆丟到碗裡並數給寶寶聽
可以增加寶寶的"數感"
*書中世界:
此時可以加入圖片較多的書 可以請小朋友指出他認得的圖案
比如問"車車在哪裡?" 或"狗狗在哪裡?"
生活自理
*餐具好方便:
可以開始練習用湯匙/叉子等安全餐具來自己吃飯
*洗洗手
爸媽一步一步洗給他看 並養成進室內先洗手的好習慣
<1.5y~2y>
開始會跑會跳
語言單字在此時累積的極快速
對於符號的認知也逐漸成熟
不管是帶到戶外的跑跳碰或室內的畫畫拼圖
都充滿精神和活力 父母要扛得住
身體動作
*足球小將:
踢球在此階段是幾乎完美的運動
讓小朋友在安全的場地跑跳踢
即便跌倒也是翻滾站的練習
*塗鴉:
之前有特地把塗鴉拿來講一篇就知道其重要性
此階段在感覺動作和準備運思的交界 細部動作也開始穩定
塗鴉的效益極高
認知發展
*符號百百種:
形狀.大小.顏色.文字.數字都開始有認知
用實際物品會比用書本認識的好
如蘋果是"圓圓""紅紅"的
*大拼圖:
是個非常適合讓小朋友自娛且時間長的靜態認知遊戲
拼圖上甚至不需要圖案小朋友光形狀的契合探索就可以玩很久
社會情緒
*我是大帥哥/大美女:
能認出鏡中自我 可以透過問指鏡子裡臉部器官來互動
*他是誰:
可藉由相片或影片(視訊)辨識出家人或朋友
遠端親屬可以藉由此階段建立關係
語言溝通
*問號一大堆:
開始出現疑問句 且會對所有事物充滿好奇
父母可以由語調高低的變化來加強小朋友的口語表達
*哼哼唱唱:
聽到熟悉或喜歡的音樂會開始跟著哼唱
父母可以陪伴著一起哼唱或跳舞
生活自理
*自己脫:
開始能自己脫下褲子鞋子 父母可以多鼓勵並規劃小朋友獨自的擺放空間
*上廁所沒:
練習如廁而且會表達他的需求 此遊戲不應給予過多壓力
以上
是老師課堂講的案例搭一些我想出來能配合發展的遊戲方式
總結一下
因為我們也已經講過嬰幼兒發展
爸媽在規劃/設計遊戲時可以由每個階段的"黃金領域"去延伸
一定都能想出更多更有創意且更適合自己小朋友的的遊戲方式
比較需要提醒的是 不要因為髒亂或髒亂就放棄了小朋友學習的機會
像是自己吃飯或是洗手 都應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讓小朋友自己學著做
"遊戲就是愉快的主動學習" 用這個角度看待小朋友的遊戲行為
爸媽也能更輕鬆愉快的陪伴小朋友的成長過程 給他更多空間
相信他在不遠的將來必定成為獨立有擔當的人
遊戲篇就到此告段落
下一篇我們就來討論8/1要上路的"準公共化與托育市場的現況"
(想了很久要不要談這個議題 但也覺得釐清楚目前的現況再給各位判斷政策也不是壞事)
作者: shanshan1113 (阿ㄓㄓ)   2018-07-30 23:39:00
謝謝分享
作者: matsusakapig (鹽烤松阪豬)   2018-07-31 08:04:00
推 寫的很好 分享給爺爺奶奶會更好理解怎麼陪寶寶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