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weam (凋零幸福人妻)
2019-05-10 13:13:10在護航假日父母時常常被拿出來的一個論點:
親帶也有可能不親了,那跟父母的個性有關。
我看了真的很不以為然,
所以咧?因為親帶也可能不親,
就可以忽略不親帶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嗎?
況且,這根本就是兩種不同的議題,
為什麼要放在一起講?
社會研究就是要盡量控制變因,
若不考慮其他變因,
只針對「親帶vs不親帶」這個變因,
哪個會對孩子的安全感、親密感、人格較有負面影響?
這樣子討論才有意義,
不然把父母的個性有的沒的摻在一起講,
根本沒完沒了又沒意義。
這論文教授不會讓你過啦!
可是,養兒育女不是科學實驗,
口試過了就謝天謝地,
原原po卻根本把雙胞胎兄弟當實驗組對照組,
這才是讓大家憤慨的地方。
而另一個原原po孩子已有負面情緒了,
媽媽自己也有心魔說是婆婆的孩子了,
都有自覺能上來寫了,
我不懂是還在等什麼不接回來,等火大的嗎?
不到棺材不掉淚嗎?
對,有很多假日父母有不得已的難處,
也有很多假日孩子的網友說他們沒有不好影響,
我不想去評論這些真的有難處的父母們,
但是對於那些有選擇權的、
已經嘗到假日父母苦果的,
卻還是繼續著這樣的決定,
並且同時哀怨錯過孩子成長,
哀嘆著職涯發展的困境,
那真的很讓人生氣。
更有網友說要勸解人要先同理並鼓勵而非責備,
拜託一下,
他們要鼓勵要同理就去找同溫層或諮商,
這幾個案例裡最該被同理的就是孩子!
被迫受傷的、沒有選擇權的孩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