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理論在寶寶一個月大的時候就知道了,但今天真的是深刻的體會到...
寶寶目前5個月多,這幾天開始,不知道為什麼長睡眠開始都歡歡,
每次都要歡很久,最後只能動用到爸爸出馬抱著走睡(媽媽抱沒用QQ),
睡了一個小時多後被吵到開始躁動,平常熟睡後醒來只要塞奶嘴或媽媽再抱起來拍拍又可
以睡回去,
沒想到今天抱起來後怎麼拍都沒用,開始驚天動地的哭泣,
連平常的抱出房間都不能停止,最後老爸無奈的說他在抱睡看看...
才接過手,寶寶立刻停止哭泣,走個一兩圈就又睡著了!
心裡暗自決定,以後如果爸爸要先睡覺,千萬不能讓他哄睡...
還有一次是寶寶睡著吸著奶嘴,淺眠時需要一直撿奶嘴,平常準備了3顆放在床頭,
睡了一個多小時,又要媽媽撿奶嘴,開始叫人,
隨手塞了一顆給他,吐掉,又討奶嘴,再塞,再吐掉,循環著,寶寶不耐煩的開始哭了...
媽媽我開始一顆一顆換著塞,終於塞對顆,才沉沉睡回去...
後來我都會記著寶寶睡前是吃哪一顆奶嘴(都是香草奶嘴,顏色深淺不一樣...)
了解睡眠理論,才能把寶寶的作息調好!
【理論1】淺眠與深眠
你是不是覺得小嬰兒和大人一樣,睡著就是睡著?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
大人是先深眠再淺眠,一次循環為九十~一百二十分鐘;三個月前的嬰兒是先淺眠再深眠
,一次循環約四十分鐘,三個月後的嬰兒一次循環約五十~六十分鐘,慢慢變成先深眠再
淺眠,隨著年紀睡眠循環會逐漸接近大人,五歲後的幼兒則與大人一樣。
睡眠也是一種學習,寶寶會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學習如何入睡和在淺眠時不小心醒來又重新
睡回去。
(然怪會有所謂的小睡三十分鐘魔咒......
但我的寶寶很準時,都是40分鐘!)
【理論2】睡眠連結
寶寶出生時是一張白紙,沒有任何的習慣,假設媽媽每次在睡前就開始抱著寶寶走來走去
,寶寶就會開始習慣這樣的入睡模式,每天入睡時,都需要你這樣做才能睡著,半夜當寶
寶淺眠不小心醒來,就會要求媽媽再重複一次這樣的動作。某樣動作和睡眠產生連結性,
並養成習慣,稱為睡眠連結。假設您已經替孩子養成不當、造成父母負擔的睡眠連結,通
常只要打斷連結性,就可以養成孩子睡眠的好習慣。
舉例:有些月齡較大的孩子被養成含著奶瓶(睡眠連結)才能入睡,否則就睡不著,當媽
媽下定決心把奶瓶丟掉(打斷連結性),孩子就會漸漸習慣沒有奶瓶依然能入睡。
(應該就是所謂的睡前儀式?
我的寶寶如果開始在歡,包上LTD和放固定的音樂就知道要睡覺了...)
【理論3】睡在同一個地方
假設你有天在房內床上睡著,但是醒來卻發現在公園長椅上,你的心情是否會感到很驚恐
?同理,將寶寶抱在懷中睡著後再放入床裡,寶寶淺眠時發現並不是睡在你的懷中,而是
陌生的地方,自然會哭著想回到媽媽的身上睡,於是媽媽聽到寶寶的哭聲,只好再抱起來
哄睡,不斷的重複,最後只好抱著嬰兒一起睡。如果新手媽媽能對此情形甘之如飴也罷,
然而往往只會更加深新手媽媽的產後憂鬱症,讓疲倦的母親更加疲倦。
(除了固定的地方,連奶嘴也要同一顆...)
摘自《管他百歲千歲,能帶好孩子才是萬歲》第三篇
(網路上看到的文章,是一本年代久遠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