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用正念育兒走過孩子第一次叛逆期

作者: frommars03 (認真的生活)   2019-06-04 13:44:02
標題好難想,單純想分享一些最近的育兒心情。
孩子從2歲到3歲多開始人生第一個叛逆期,日常生活所需的語言已經成熟,不過關於情緒
的認知與描述仍然陌生,而且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與同儕相處,衝擊他認知的世界,孩子
開始發現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在他有時要懂得合作,有時要懂得挑戰,面臨各種人際關
係的難題,而他回到家後就格外想證明自己是最重要的。於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可能比
牙牙學語時期更愛哭、更常生氣崩潰,做出各種讓大人頭疼的行徑。
本來以為可以冷靜以待的我,也常常面臨教養關卡的拔河,我時常擔心:一次的原則鬆動
會不會變成教養原則的崩盤、口氣太和緩會不會讓他無法有效學習到後果?我堅持的正向
教養會不會反而讓他誤解、恃寵而驕成了小霸王?
差不多同時我看到正念育兒的文章,正念原文是mindfulness,很難簡單用一個中文詞來
概括解釋,大意是指充分覺察、全然投入與如實接納,覺察自己內心的意念,感受當下真
實的自己,並且不予以批判,保持彈性與開放,正念運用在育兒,(我的理解)就是用心
的眼睛看到孩子或暴躁或崩潰表象背後真正的狀態,對於孩子做「錯」的行為當然要予以
導正,但對於孩子行為背後的各種情緒、感受,則給予包容與支持。
我自己實驗(?)結果是很愉快的,正念的練習讓我更瞭解自己,也更貼近孩子的心。在
某個假日晚上,經歷一打一帶孩子健行整天之後我精疲力盡,急著送孩子上床睡覺,念茲
在茲的是一大堆像小山的待摺衣物,結果孩子進入房間後還是三番兩次跑出來提出各種要
求(要喝水/肚子餓/要尿尿/),我在越來越不耐煩之際深呼吸,感受到內心自己的想法
是:「真是夠了,我辛苦整天帶你出去玩,現在想要有一點自己的時間也不行嗎?」再深
一層的想法則是「我好委屈」(奇妙的是只不過知道自己真正的感受,就讓我覺得不需要
生氣了,整個覺察的過程不到2秒)。而眼前站著的淚眼汪汪的小人兒是我最愛的孩子,
我知道他也愛我,不是故意要為難我,我知道他只是想要確認我一樣愛他,於是我擁抱他
,問他怎麼了,他說想要我陪,我慢慢地、一字一句很肯定地回答:「謝謝你這麼想我,
我保證我也很想你。」他聽到這句話就慢慢平靜下來,我等他完全平靜之後再說「我做完
家事就會進去陪你」,他沒有再哀哀叫或討價還價,平靜入睡了。
曾看過以孩子口吻寫的標語:「我對你們沒有任何期待,因為ㄑㄧˊㄉㄞˋ在出生就剪斷
了」,這句話我的理解是孩子唯一的期待是父母的愛,無論我們對孩子抱有什麼期待(聽
話/懂事/用功/自動自發/......),孩子只期待著被父母接納、被父母所愛,而正念的運

,讓我的愛可以順利傳達給孩子,希望他可以感受到我無條件的愛。
作者: littleradium (小鐳)   2019-06-04 16:44:00
謝謝分享,好受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