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個禮拜上了一堂課,
裡面有個活動是講師請我們
為自己設計一個形象標籤。
過程中讓我對全職媽媽這個角色有新的看法,
某部分而言,也是一種自我認同吧!
特別記錄下這個活動,
希望同在育兒路上奮鬥的家長們,
也能對自己的身分有不一樣的看法:)
臉書原文:https://reurl.cc/pd1R6b
下文複製貼上:
《嘿!你怎麼 #hashtag 妳自己?》
Instagram有個有趣的功能叫做「hashtag」,
只要在文字前打上「 #」,
就像個超連結,
能把相同標籤的貼文給歸類在一起,
這也有點像搜尋功能,
只要我打上「#媽der筆記」,
就可以看見相同標籤的貼文,
同樣的,我的貼文也會被看見。
所以hashtag翻成中文叫做「主題標籤」,
功能上就像個關鍵字,
把相同內容給收攏在一起。
有意思的是,「標籤」這個詞,
以往用在人身上經常是負面的,
比如「別貼我標籤」、「撕掉身上的標籤」。
但在IG的世界裡,hashtag成了正向行為,
不僅能彰顯個人,也能被更多人看見,
尤其,#擁有一個專屬自己的標籤是很酷的一件事。
那在現實世界裡,我們又怎麼標籤自己呢?
換個方式問:
「在初次見面的場合,
你都怎麼介紹你自己呢?」
我的話,很簡單,
我最常用職業來自我介紹,
了不起再加上工作單位,
通常對方就順著這個職業開啟相關話題,
然後話題都差不多,
幾乎都繞著這個職業轉。
很無聊,對吧?
是蠻無趣的其實,
誰想在下班後還聊工作的事呢?
而現在,當我說我是個「全職媽媽」時,
很多人都投以佩服的眼光,然後說:
「全職媽媽很辛苦欸!妳好偉大!」
然後會接著問我先生是做什麼的,
得到一個職業名稱後,
話題通常就繞到那個職業上,
即使那跟我本身沒多大的關係。
這是真的!
沒有人會接著問我怎麼打理生活,
怎麼設計安排每天的活動,怎麼跟小孩相處。
好像......這沒什麼好聊的!?
為什麼會這樣?
難道全職媽媽這個身分這麼沒意義嗎?
那坊間盛傳將全職媽媽這項工作換算成
「保母、廚師、採購人員」加總起來的薪資,
發現全職媽媽薪水其實是天價,
這件事難道是騙人的嗎?
週末,我去上了一堂課,
才明白不是全職媽媽這個身分沒意義,
只是因為大家對這個角色的認識太過扁平。
而我回答「全職媽媽」這四個字,
也無形中加深了這個扁平的刻板印象。
所以,
老師要我們撕下身上原本平凡的職業標籤,
為自己設計一個新的,
希望別人能記住你的那一個。
舉例來說:
「天使守護人」VS.「嬰兒室護理師」
「城市裡的寶藏獵人」VS.「房屋仲介」
「文學與讀者的擺渡者」VS.「國文老師」
兩相對照,你更喜歡哪一個呢?
所以,課堂中其中一個練習是這樣的:
「我叫____,我是一個____(標籤),
如果你想知道_______(專長),
我很樂意跟你分享。」
練習的過程中,
我發現媽媽這個角色
隨著孩子的成長也不斷在變化:
「比如在孩子六個月以前,
我覺得自己是個 #生物觀察家。
每天觀察照料一個初生的哺乳類嬰兒:
每餐奶量多少、睡眠時間多長、
尿布的重量正確嗎?大便是什麼顏色?
我當時下載了紀錄的寶寶作息app,
企圖從中找尋一套規律。」
「六個月到一歲半以前,
則像動物園裡的 #飼育員。
配合孩子成長階段,準備合適的副食品,
無油無鹽無調味是基本款,
還要講求食材營養搭配,好看也要不難吃。」
「一歲半過後,
則覺得自己像個 #馴獸師。
面對一個擁有個人意志且主見明確的孩子,
必須想辦法在不打擊孩子自信的前提下,
運用各種手段,建立起孩子的行為規範。」
最後,我的課堂作業是這樣寫的:
「嘿!我叫 雀可,
我是一個 #提煉愛的馭兒師,
如果你想知道 #育兒生活的美好
我很樂意跟你分享。」
回過頭來看,是不是不論哪一種hashtag ,
都比全職媽媽這個標籤來得立體多了呢?
所以現在,
我想邀請你一起來進行這個課堂練習,
不管你是不是全職媽媽,都可以一起來玩。
活動開始囉!
請複製下面這一段話,
並在空格處填上你的名字、標籤,
我相信每個人寫出來的內容都會不一樣,
而這正是有趣的地方。
「嘿!我叫_____,我是一位_______(標籤),如果你想知道_______(專長),
我很樂意跟你分享。」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邀請他們一起撕下原本扁平的刻板印象,
貼上專屬的個人形象標籤。
也歡迎在底下留言,
期待各種專屬的形象標籤:)
——————————————
嗨,我是Check,
這裡記錄我的育兒日常,還有偶爾的自我對話
https://www.facebook.com/checkcheck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