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書「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博客來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2386?loc=P_asb_001
amazon連結:https://reurl.cc/lV7p8Y
作者開始寫書的時候才36歲,快完成住院醫師訓練,發現自己得了第四期肺癌。在治療
過程中,他跟太太生下一個小孩,最後在女兒八個月大時去世。
這本書的文字很美,讀起來讓人心碎,但非常值得花時間看,特別是有小孩的人,可以邊
看邊思考自己人生的優先順序。
順帶一提,看完書之後,我有去追他太太跟小孩的後續,他太太後來跟「當我即將離你而
去」作者的先生在一起了。看到 Paul Kalanithi 的妻女在他過世後,終能幸福生活,讓
我有一點放下心來。
※ 引述《Mihuaso (米花)》之銘言:
: [新增]
: 感謝許多想法跟回應,給我一些新的思考切入點,讓我能夠更清楚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
: 什麼,尤其更是感謝許多板友非常非常溫暖的來信,讓我知道這種高壓、高工時父母的路
: 上我不孤單。為了感謝大家花的時間,這裡給有興趣的朋友一些細節,可以當作上板的娛
: 樂消遣看看XD
: 如果繼續完成訓練主要的原因只是拿到專科在臨床上可以完成許多想做的事,但是非臨床
: 方面可做的事情也不需要當醫生才能做。
: 舉個例子:雖然我們一點都沒有那麼厲害,但是像臉書創辦人的太太也是醫師,拿到專科
: 之後也沒有在做臨床或是研究醫師的工作,而且不管她繼續什麼工作,對他們的家庭財務
: 方面大概沒有太多影響。這種情況下如果他選擇從事忙碌到不行的臨床工作,也只是一種
: 選擇而不是必要。
: 當醫生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另一半的工作的收入跟我比起來高太多,比大多主治醫師也好
: 太多。我們的生活很質樸,花錢方式也很節省,金錢到某個點對生活品質跟小孩教育的增
: 長將沒有差太多了;所以考量的點純粹是我熱不熱愛我的工作跟我想不想要因為我的工作
: 犧牲我陪伴孩子的時間。
: 我對於目前生活不滿意的地方倒不是因為沒有錢或是錢都給保姆了,錢不是考量的重點,
: 而是認為這樣給孩子的陪伴品質跟我自己能提供的陪伴品質相差太多,而且遺憾覺得自己
: 沒有辦法花太多時間在孩子身上。所以必須思考當完住院醫師後我是否依然是選擇回歸家
: 庭,要不要花兩年折磨全家人。所以目前的主要應該是在考慮兩年後我到底想不想回歸家
: 庭,還有工作跟家庭哪個會讓我的生活更有意義吧。
: 這種事情,未來真的沒什麼好跟孩子說嘴的。不管做出什麼選擇都是我自己的選擇,是我
: 自己想要的,我並沒有為了孩子犧牲什麼。生孩子是我自己想要的,如果想要退休轉職或
: 陪伴孩子也都是我自己想要的。
: 房貸的部分是,我們住在美國昂貴的城市,先生上班的地點跟我上班的地點車程兩個小時
: 以上,為了全家能夠住在一起,這是我們居中找到比較適合居住的地點(其他地方的治安
: 不好或是距離醫院太遠),房貸的部分因為種種原因比以前租的小公寓的費用還便宜,無
: 論如何這不是我們考慮的重點,請當成娛樂看吧。
: 另一半本身完全不考慮待在家,這種事也是他的人生選擇,當然他的工作機會很特別很難
: 得,但不如說他是很誠實面對自己的人,他就是想花個幾年時間追求職涯成就。而且其實
: 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是主要哄睡陪睡、還有假日陪伴孩子的人,是主要經濟來源跟主要
: 家庭照顧者(天哪我好廢)。因為覺得孩子安全感不夠的關係,孩子到現在晚上還是跟我
: 們睡抱緊緊(我知道這樣不好),我不知道這樣的陪伴品質好不好,但是爸媽的睡眠品質
: 鐵定是不好的。
: 我還是不知道我會怎麼做,撐完兩年然後偶爾兼診?撐五六年拿到次專?追求職涯發展達
: 到自我實現然後不要想太多?退休然後做其他工時正常的有趣工作?無論如何我都想有許
: 多孩子然後陪他們一起長大,那大概就是我的首要條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