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是女兒8歲(公幼+公立小二),
兒子4歲(公幼小班),
以我的經驗來講,
我覺得你這篇文章真的很感覺派,
而且也不甚了解現在的公幼與公立國小教學。
當然我也是從自身孩子的進行式經驗出發,
而非我30年前的幼兒園經驗(完全忘了),
也只侷限在我孩子唸的學校,
其他的學校我們沒待過也不了解,
就不妄下定論。
引述《xneptunex ()》之銘言:
: 本來只是想分享自己讀公幼的心得沒想到得到那麼多回應,
: 也有任職於公立幼教體系的教師出來分享心得,
: 不論是何種意見,都非常高興聽到很多種不同的聲音,
: 顯示大家對這個主題都非常的關心。
: 我個人發這篇文章的重點要彰顯的重點不是在於公幼是否有數字或注音符號等問題。
: 而是在於國內的幼兒教育與正規的國小教育有很大的斷裂存在,
: 關注孩子的個性,適性發展是重要的。
: 我絕對不否認公幼的老師無論是在課程教育或是對孩子的生活教育上都投注了許多心力
,
: 也不否認這年紀的孩子就應該從生活中學習的道理。
: 但這些淺移默化、一生受用的教學內容遇到了國小的正規教育對我個人來說突然失靈了
。
: 國小一堂課開始40分鐘,不能吵不能亂,好好聽完講解後立馬練習寫答案
: (甚至是立馬檢測,比方說網友提到的:聽寫),數學是如此,國語文也是如此,
: 每天有規定的作業要完成,要背書、算數學,大考也是如期舉行,
: 孩子的學習排名是立馬見高下,這一切的一切是我在幼稚園裡所未經歷過的,
: 帶給駑鈍的我強烈的打擊,沒有孩子會希望自己被老師/同學看不起。
我認為這段說的完全和我女兒的經驗相左。
在公幼畢業前,
學校會安排幾週的時間比照國小作息,
也有清楚跟孩子和家長說這麼做是為了適應國小。
上一堂課幾分鐘、下課幾分鐘、午休幾分鐘,
下午沒有點心時間,點心讓孩子帶回家吃,
最後一個禮拜午休記得好像是坐在位子趴睡,
這樣的作息都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國小的生活。
你說的國小一節課40分鐘坐著不能吵不能鬧,
在幼兒園的靜態課程也時如此啊,
要乖乖坐好、不能亂跑、有事情說要舉手...
從小班就是這樣的生活常規了呀!
另外,你說聽完講解馬上寫答案馬上檢測,
我完全黑人問號??
我女兒上公小以來,
國語一課安排一週來學,
一課把甲本、生字造詞、習作全上完後,
完全不用背書!
重複一次,完全沒背過課文!!
上課時會安排寫測驗卷,
但老師只會改正,完全不打分數。
一個禮拜只考一次聽寫;
數學也是,一個禮拜只考一次數學;
到了期中考或期末考前的一個禮拜左右,
才會開始寫比較多測驗卷幫孩子複習。
我女兒根本很少考試面對成績。
而且完全沒有給學生的考試作排名,
如果孩子沒去問同學,
根本不知道別人考幾分。
我女兒的打擊是自己給自己的,
因為考不夠高不能跟阿公拿100元零用錢,冏!
我女兒低年級每天的作業也很少,
國語一樣、數學一樣,
遇到星期二整天班更只有一樣,
而且那樣的份量還特別少。
星期五遇到週末頂多多一份課外讀物,
每兩個禮拜一次生活小記訓練作文。
就這樣而已啦。
: 當然,有些板友就算是公立的幼稚園畢業在進入這個體制之後依然游刃有餘,
: 但是很不幸的也有些人在其中載浮載沉,經歷了一番掙扎。
: 就拿學游泳來說好了,進入小學之後是一節要你游40分鐘,
: 之前當然會學習踢水、閉氣這些技能。有些人天生水性/水感良好,有如蛟龍得水,
: 但是不能否認有些人天生就是怕水,若能提早練習踢水、閉氣這些技能,
: 那麼等到真的必須一節要游40分鐘的時候,也許就沒有那麼害怕了。
: 我認為這種學齡前的教育與國小正規教育的差異與斷裂,
: 是造成許多家長與教師焦慮的原因,不止是小一的教學內容,
: 如果大家有去逛書局再往上翻翻小學三、四、五年級開始的學習評量,
: 焦慮感可能會越來越嚴重(我個人是如此....)
: 當然,有板友提到,長期關注/陪伴自己的孩子絕對是比讀哪間學校還要重要的功課,
: 我絕對同意,我想這也是當父母的,持續一生的功課。
如果你像我一樣順著孩子的年紀,
一年級、二年級的跟著他的進度走,
或許你會發現課程的安排很順,
不會讓你還不會踢水就要你前進,
課程安排也有分單元的循序漸進,
當然三、四、五年級進度我還不知道啦,
但我也不會預先焦慮來放,
常常關心孩子的功課寫得如何,
就能很輕易的看出孩子在課業上是否遇到困難。
我比較怕的反而是我無法觀察到的,
例如人際,
每天都一定會問他今天過得如何,
下課都在做什麼、和同學相處的如何...
養成他會對你聊他的生活的習慣,
這樣當孩子有異狀時,你會比較快能掌握。
最後,
我是覺得,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有時候因為自己的孩子即將是小一新鮮人,
所以會很緊張自己的孩子適應不良,這很正常。
像我女兒上公幼前都沒睡午覺習慣,
睡覺時還必須包尿布,
我那時就超緊張怕她無法習慣。
結果過一個禮拜後她就睡得很好,
也自動戒了午睡尿布了。
當然每個孩子的進展快慢不一樣,
這必須要家長和老師一起配合觀察,
絕對不是家長明明對教學設計一知半解,
沒有好好去認識就自顧自的焦慮。
如果你有去了解後,
衡量自己的孩子可能還是會跟不上,
那做家長的可以提前安排,像正音班。
但如果家長根本沒有預先作功課,
就用自己想像出來的所謂教育斷層來嚇自己,
那焦慮的父母對孩子並非好事,
一點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