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想說的事情太多,決定還是來回文。
ltn0318版友,謝謝你真誠的分享。
我非常喜歡你文中所說的:「他是個一般的孩子,但是他是那麼不同。」
我在推文裡有看見一些家長擔心標籤化或者是治療時機的問題,
所以想來再次強調,高敏感特質不是一種「偏差」。
他們是所謂「正常分佈」這把大傘之下,比較靠近傘緣的一群人。
也因此我非常喜歡「蘭花和蒲公英」的比喻。
他們都是美麗的花,但是需要的照料方式不同。
有些人也許會認為這又是一種標籤,
但是,從推文就可以發現,
很多家長其實在聽見這個分類名稱的時候,內心是找到救贖的。
「高敏感特質量表」並不是一個檢測,看孩子有沒有「問題」。
事實上大多數高敏感兒的家長,早就已經發現孩子有特別的需求,
但是這些特別的需求,到底要不要配合?
到底是不是因為我做錯什麼,所以他的需求一直沒有被滿足?
如果是新手爸媽,或者周遭剛好有吃好睡好的「蒲公英」對照組,
真的很容易以為「是不是我把孩子弄壞了?」「是不是我太糟糕?」
這個量表的用意只是讓這些家長明白:沒事的,孩子很正常。
這個世界,就是存在著這麼一群孩子,
他的情緒起伏特別大,特別難感到安心,特別容易感到不舒服。
沒有人做錯任何事情,
只是這樣的孩子真的需要更多同理、耐心還有時間。
沒有人做錯任何事情,
這樣的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比較顛簸。
而我個人是非常希望能夠有更多人認識這個特質的。
正因為這個特質是一個自然存在的狀態,他其實會跟隨孩子一輩子。
也許孩子的情緒表現會比較不那麼激烈,
但是困擾他的,讓他在意的,讓他疑惑的那些細節都還是存在。
等孩子入學的時候,他獨特的思緒和行為有時會讓他顯得格格不入。
我想到自己小時候,一次社會科學的考試,題目是:
「請問鄭成功佔領台灣的路徑怎樣?」
我想也沒想,就寫下:
「不怎麼樣,死很多人。」
考卷發下來,全班只有我一個人寫出這種「狗屁不通」的答案。
我因為這件事情被笑了非常久,
花了很多的時間才明白,其他人對於用字的斟酌沒有像我那麼龜毛。
不會像我一樣,如果覺得數學應用題描述的事情不可能在現實發生,
就會困擾到拒絕作答。
如果當初知道自己是高敏感人,也許就不會花上那麼多的時間,
懷疑自己是不是腦袋有問題了吧。
我誠心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這個特質,
明白這一群孩子不是「有問題」或是「故意挑釁」或是「沒被教好」。
他們其實很努力在適應環境,可是他們真的需要更多。
作為一個高敏感兒的家長,
我誠心希望在類似情況中努力的家長們,聲音都能被聽見,
能有更多人在目睹高敏感兒無厘頭的行徑時,多一點接納,
如果,還能夠進一步看得見這個特質的優點,那就太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