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研究證實:懷孕期間確診可能影響胎兒「大腦神經發育」

作者: kairiyu (E N O U G H is enough)   2022-06-10 11:26:13
新聞標題:
研究證實:懷孕期間確診可能影響胎兒「大腦神經發育」
新聞網址: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610/2269808.htm
新聞內容: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美國最新一項研究調查顯示,在子宮中接觸過新冠病毒的嬰兒,在出生後一年更有可能被
診斷出神經發育障礙,包含自閉症等與大腦神經系統發展有關的症狀,尤其在懷孕後期暴
露於病毒中的胎兒,其發生機率更高。
根據哈佛大學麻州總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婦產科刊載在《JAMA
Network Open》的最新研究,調查了院內7772名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出生的嬰兒,其中
222名嬰兒的雙親在懷孕時曾確診新冠肺炎,結果發現若嬰兒在子宮內接觸過新冠病毒,
那麼在分娩後第一年更有可能被診斷出神經發育障礙。
研究指出,神經發育障礙包含很多症狀,如自閉症、雙相情緒障礙症(bipolar disorder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和學習困難等,這些都與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展有關
。研究人員指出,雖然以上許多症狀會到年紀漸長才出現,但在子宮中曾接觸新冠病毒的
胎兒,更容易被診斷出與口語、語言和運動功能相關的神經發育問題。
即使研究人員考慮了種族、經濟狀況、孕婦年齡、胎兒性別等其他因素,但發現雙親曾確
診新冠肺炎的這個關聯仍舊存在。研究結果也顯示,母親在懷孕後期才確診,嬰兒出現神
經發育障礙的可能性更高。
研究結果顯示,確診新冠肺炎的孕婦重症和死亡風險更高,也更有可能發生早產或嚴重併
發症的問題,早產嬰兒也可能面臨短期或長期的健康問題。即便如此,目前孕婦的疫苗覆
蓋率依舊很低。研究人員也指出,由於這項研究是觀察性的,無法確實在新冠肺炎和神經
發育問題建立確切的因果關係。
目前這項研究僅涵蓋在疫情期間出生一年的嬰兒,但由於許多神經發育障礙會到幼兒期,
甚至是青春期或成年才會顯現出來,因此很難完全理解影響規模,且研究調查時間為2020
年,當時主流毒株為原始毒株與Alpha毒株,後續的Delta病毒和Omicron病毒影響,仍值
得繼續研究。
心得:
孕婦以及準孕婦或是計畫近年生小孩的要小心自主應變了,
畢竟神經發育問題一但發生,往往就是一輩子的事.....
作者: endless0426 (CHE-CHEN)   2022-06-10 11:30:00
有點可怕…
作者: eva780913   2022-06-10 11:30:00
機率更高不知道是多少?
作者: oooba (蕉)   2022-06-10 11:32:00
好可怕...孕媽咪要更加保護自己了
作者: schrei (太癢拉)   2022-06-10 11:33:00
疑似 可能 恐 機率更高
作者: c3101 (dce)   2022-06-10 11:33:00
看了真的很擔心...QQ
作者: celine5566 (彰化米可白)   2022-06-10 11:33:00
33週上週確診,看到這個頭更痛了...只希望寶寶健康平
作者: happynancy (想飛)   2022-06-10 11:36:00
唉 好煩惱 到底要不要備孕
作者: harumi (HARU)   2022-06-10 11:37:00
真恐怖的研究....生兒育女真難...
作者: skoqqq (貓胖)   2022-06-10 11:45:00
覺得超煩QQ
作者: ccaaccaa ( )   2022-06-10 11:46:00
確診的媽媽的寶寶14/222(6.3%)有神經發育障礙;無確診的媽媽的寶寶227/7550(3%)有神經發育障礙。新聞點進去可以找到原文連結。研究者只是初步推斷,所以沒有用很強烈的研究字彙強調關聯性。記者幹嘛重點都不翻= =,只翻嚇人的部分…這是在麻州做的研究,白人為最大宗,其次為西班牙裔、黑人、亞裔。台灣人普遍產檢項目都做好做滿(包括羊穿羊晶等),跟美國的情況不太一樣,這研究的推論性我認為是受限的。孕媽們不要太緊張啊!
作者: kairiyu (E N O U G H is enough)   2022-06-10 11:57:00
https://i.imgur.com/MC1w3i6.jpg 亞裔的也有研究
作者: zyxcba5 (疑惑)   2022-06-10 12:00:00
這研究有很多限制,他是初步的流行病學調查,用描述統計抓出一些「特徵」,只能說有這現象但還沒辦法確定因果關係
作者: kairiyu (E N O U G H is enough)   2022-06-10 12:01:00
https://i.imgur.com/oxoN5sd.jpg 亞裔的OR>1陽性 OR=1.86 亞裔OR=1.38 是都>1
作者: borneol (BORNEOL)   2022-06-10 12:04:00
自閉症學習障礙思覺失調根本沒辦法產檢出來,有羊穿羊晶又怎樣
作者: s150114 (湯姐姐)   2022-06-10 12:04:00
覺得這研究跟產檢項目沒有關係+1
作者: kairiyu (E N O U G H is enough)   2022-06-10 12:05:00
OR值大於1 通常表示風險因果關係存在
作者: hydetoro (hydetoro)   2022-06-10 12:10:00
現在大流行的Omicron非為此文章內容的研究對象
作者: frommars03 (認真的生活)   2022-06-10 12:21:00
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疫情會如何演變也充滿變數,真的無須過度擔憂
作者: tiiyuway (掌控不了的心)   2022-06-10 12:22:00
這幾年真的不要生 壞處太多了
作者: skoqqq (貓胖)   2022-06-10 12:25:00
備孕時,持續二年多的疫情已經相對緩和,沒想到很快碰上共存,只能說計畫趕不上變化...避開這波,也不知道未來是否會更好
作者: chair209   2022-06-10 12:26:00
時間不等人啊,過幾年病毒大概也不會消失,但妳更難懷孕
作者: swoodstock (+woodstock+)   2022-06-10 12:28:00
我月底要生 目前也是不過度擔憂 因為擔心也沒用啊昨天同住家人確診 我懷孕 身邊還有一個未滿2歲的大寶只能希望我們能平安沒事
作者: popo2059 (悠悠藥膏)   2022-06-10 12:37:00
病毒大流行,但是女生生育能力隨時間老化,只能選擇哪一個是自己可以承擔的
作者: JeruShad (虱目魚 野貓仔)   2022-06-10 12:39:00
OR>1但是p value 0.11啊k大,可能還是要看一下全文會比較好
作者: kairiyu (E N O U G H is enough)   2022-06-10 12:51:00
雖然沒小於0.05,p=0.11還是表示89%信賴度,懷孕期間小心點準沒錯,好心提醒準媽媽們啦
作者: newsyho (newsyho)   2022-06-10 12:54:00
這根本沒得比較,光評估神經發展的準確性,疫情影響生活環境,產婦是否確診在初期還是後期?前期體溫對胚胎影響和後期根本不能比
作者: Dusha (Dusha)   2022-06-10 12:57:00
媽寶版水準真的很高~
作者: anniekinki (我是安絲琪!)   2022-06-10 13:00:00
推4樓
作者: Dusha (Dusha)   2022-06-10 13:01:00
相關不等於因果 真的要銘記在心小心點當然是好事,不過數據解讀本來就需要很謹慎,這類省略過頭的新聞標題和內文蠻容易強化恐慌的。傳染病甚或其他災害年年都可能會發生,只能盡量了
作者: lovetoo (too)   2022-06-10 13:40:00
自閉是羊穿羊晶檢查不出來的,就算推廣也不要過頭了
作者: sogua (加油囉!!)   2022-06-10 14:08:00
我覺得這種新聞參考性不大 都斷章取義為求點閱率
作者: ann7773631 (季世桿)   2022-06-10 14:17:00
我也覺得多少有影響
作者: ballII (無限期徵才)   2022-06-10 14:38:00
論文有說孕婦得流感也有機率影響胎兒神經發展 非covid獨有總之多運動增進免疫 保持衛生習慣 才是通則王道
作者: hrhrccc (環遊世界)   2022-06-10 14:58:00
麻煩公布一下機率!不然這種實驗跟垃圾沒兩樣,都是沒用
作者: Ewhen (Ewhen)   2022-06-10 15:20:00
想到流感+1我之前懷孕也得流感QQ
作者: sv1723 (butterflies)   2022-06-10 15:27:00
這個有做到提醒的功用嗎 只是徒增孕婦的煩惱…不是說研究沒必要 但是下標這樣 是要確診康復的媽媽一直提心吊膽嗎
作者: chopper52045 (嚕同學)   2022-06-10 15:30:00
這研究及新聞的標題,是要嚇死孕婦嗎?徒增媽媽們的擔憂,記者真的不要唯恐天下不亂欸……
作者: lovewinds007 (阿斐卡住出不來了~)   2022-06-10 15:33:00
只用222名嬰兒的數據就來寫這篇文章,我是覺得應該公布更多相關機率...222名確診孕婦生下的寶寶,其中多少嬰兒有這些問題也沒講,一個兩個?還是一百兩百?
作者: hydetoro (hydetoro)   2022-06-10 15:35:00
標準唯恐天下不亂的新聞
作者: aim1028   2022-06-10 15:36:00
孕媽咪當然會很小心,但還是上班被同事傳染了能怎辦..
作者: zyxcba5 (疑惑)   2022-06-10 15:54:00
認為這研究很有意義在於告知可能風險,建議大家直接讀原文paper,新聞只是摘要省略不少細節。身邊有很小心但還是確診的孕婦當然無奈,但也聽到有孕婦朋友說「想確診領保險補貼」、「想要確診寶寶出生就有最強抵抗力啊」等言論,似乎又過度低估風險
作者: poonebetty (小肥媽)   2022-06-10 16:32:00
推樓上,還有一些不打疫苗的,明明就說孕婦是高危險群
作者: izumira (sign)   2022-06-10 16:32:00
擔憂這個沒有意義,這兩年真的受夠了,沒完沒了的擔心,碰到了不是0就是1,機率都是數字而已,做好各種準備各種小心就是了
作者: pullpower (你是不是誤會了些什麼)   2022-06-10 16:54:00
這個病毒已經不會從地球消失了
作者: mirrorhide (Mirror)   2022-06-10 17:20:00
流感跟covid-19都是病毒,有一定的相似,但就算沒有這些病毒,懷孕的各種併發症也夠驚人的,而且生產完的後遺症各式各樣,懷孕生產本身的風險不比病毒少,如果懷孕前都要擔心到這麼多,不要懷孕是比較乾脆,如果已經懷孕,就是打疫苗,以前流感就是這樣了,還會把握第三孕期讓抗體傳給寶寶。
作者: maxyangXD (XD)   2022-06-10 17:29:00
比較好奇,正常的也有3%神經異常,比例也太高了吧
作者: betty9032001 (betty)   2022-06-10 17:38:00
問了婦產科醫生,淡淡的說這只是一個不需要理會的小研究(個案數太少、回溯性的問法)沒有必要關注只是用來恐慌大眾而已
作者: rosewater23 (rosewater)   2022-06-10 18:31:00
懷孕期間會影響胎兒的又不是只有omicron病毒XD真的是沒什麼意義的新聞
作者: edave (送入凍房)   2022-06-10 18:36:00
真的有點唯恐天下不亂
作者: popm (popm)   2022-06-10 19:56:00
這哪門子的證實,記者自己解讀喔!
作者: yggob (然後,)   2022-06-10 19:59:00
這研究是讓人不能再生了,因為疫情不會結束
作者: AHepburn (red skin)   2022-06-10 20:27:00
「證實」和「可能」兩個詞放在一起?
作者: srewq (南瓜)   2022-06-10 20:38:00
國內非科學相關的媒體解讀研究結果,看看就好,不是超譯就是亂抄。我相信如果這個研究的發現真的這麼肯定與重要,過一陣子就會有科普網站寫文章,或者小兒科/婦產科的醫生來解答。
作者: iambadboy (I am Bad Boy)   2022-06-10 20:43:00
好怕 我是確診期間懷上的…..
作者: bisousvicky (雞皮跑吧)   2022-06-10 20:57:00
29週染疫,現在看到這種文章心情好差...
作者: likeastar ( )   2022-06-10 21:03:00
這個只是觀察, 才兩歲小孩可以確診嗎?= =
作者: ASTAVR (...)   2022-06-10 21:51:00
請問有專業人士可以幫忙解讀期刊跟數據嗎?孕期很小心但在17週被家人傳染中獎的孕婦覺得焦慮
作者: omg6999 (痛苦會過去 美會留下)   2022-06-10 21:59:00
唯恐天下不亂的新聞+1
作者: kairiyu (E N O U G H is enough)   2022-06-10 22:16:00
擔心的自己去看原文好了,最起碼去看圖表,重要資訊都在表裡面。另外,流行病學的研究本來就是先從大方向大群體來追蹤風險因子,何況COVID是這兩年多開始蔓延的疾病,而小朋友神經系統的發育又需要很長時間,自然目前追蹤一年還無法確定造成這現象的真正原因,有待進一步的追蹤(需要時間)但是看paper初步的確是有發現到懷孕確診會有可能小孩一歲內有神經發育問題,但不是一定會有問題
作者: huiyajudy (勇!)   2022-06-11 01:06:00
謝謝原po提供資訊 樓上那些愛說製造恐慌的實在是……
作者: MikiHoshii (MiKi)   2022-06-11 01:42:00
這幾年孕婦跟小孩真的都辛苦了
作者: popm (popm)   2022-06-11 11:41:00
阿就在製造恐慌啊,還沒完全證實關聯性就急著超譯
作者: fxabo (好喝)   2022-06-11 16:26:00
啊所以到底是「證實」還是「可能」?
作者: soloplz (soloplz)   2022-06-12 15:32:00
怎麼沒提到懷孕婦女打疫苗帶來的副作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