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是欣賞由爸爸的角度來說餵母乳不那麼美好的一面,因為在台灣存在一種風氣,不餵母奶=不夠愛孩子,沒有用盡全身力氣,試過所有可能就放棄也是不夠愛孩子,不夠愛就不是一個好媽媽,所以媽媽要出來說餵母乳的缺點要非常非常有勇氣,帶著被批判的心理準備。
好像只有餵母乳才能當好媽媽,即使因為餵母乳得憂鬱症,身體出各種狀況都沒關係,因為愛所以應該(也必須)挺得過。
但坦白說,以我自己的例子第一胎為了要餵母奶也付出很大代價,不停血尿多次,光是半夜急診就有兩三次,發生在白天也有很多次,只要有個人的時光就是去復健,餵奶餵到身體都受傷了,當然也會有人說,那妳就不要餵啊。
但身為第一胎的母親,我也是到第二胎才明白,其實沒有餵母奶也沒關係,奶少也沒關係,放過自己比餵母奶重要,但當整個社會的氛圍都告訴你,就像全部的人都得升學,不升學沒出息,愧對父母,不只對不起自己還對不起親人,妳真有勇氣在第一時間就放棄?
看那麼多人回文,妳會明白,這個枷鎖多麼沉重,有多少人出來說因為被社會氛圍的逼迫,所以她們如何含著淚走過餵母奶的天堂路。
難道不應該有更多這樣的資訊讓新手母親了解狀況,有些人很輕鬆,但也很多人很痛苦,要在哪裡設下界線,如果達不到就放棄也沒有關係,沒有人會怪妳不夠努力,沒有人會怪妳不夠愛妳的孩子,沒有人會怪妳妳沒有為了餵母奶放棄一切,包含妳的身體跟心靈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