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ost91 (123)》之銘言:
: ※ 引述《DrTech (竹科管理處網軍研發人員)》之銘言:
: : 課題分離,就是遇到一個小孩教育問題,
: : 想一下:這個問題的後果是誰來承擔的。
: : 例如:小孩不按時吃飯。(肚子餓是誰承擔?)
: : 所以晚餐時間到了,不想吃,就不要吃吧。
: : 一致拖延不吃,時間到了,就不要吃吧。
: : 然後也不給他額外的宵夜。
: : 等到小孩承受了餓肚子的結果,他就會自己決定以後是否要準時吃飯,或吃飯時把握時
: 間
: : 不好好準時睡覺,起床:不好好睡覺,是孩子的課題。賴床,是孩子的課題。
: : 會跟他說,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準時去玩了,準時去學習。你賴床不去,就會不能跟大
: 家
: : 想請教大家,這樣的教育觀念,有人實施得成功,且可分享一些經驗談的嗎?
: : 或者書上寫的教育方式其實根本不實用,
: : 也可推文談談。
: : 謝謝
: 這剛好可以提供一些想法跟經驗,我們家剛好都是這樣的觀念在教育小孩
: 先說實不實用的結論「因人而異」
: 大女兒從出生到現在小一都是用這種觀念在教育,她也有過桌上不吃飯、玩具不收、早上
: 起床賴床、答應好的事不做等等的問題
: 我們就是一貫「妳自己做的事自己負責」的態度
: 具體來說就是
: 「妳不吃飯我就收走,餓肚子自己想辦法」
: 「妳不收玩具找不到,自己想辦法找回來」
: 「賴床來不及上學或出去玩,自己打電話跟老師解釋」
: 「妳答應我的事做不到,那也不用期望我做到」
: 我們希望讓她了解到「你可以選擇做任何事,但你必須自己承擔這些事情的代價」
: 以現在結果而言,在外吃飯不吵不鬧、時間到了自己洗澡、準時起床上學、出門前會自己
: 準備好出門物品等,看起來效果是不錯
: 但同樣的方式用在兒子身上卻完全不一樣
: 可能身為弟弟,加上我女兒又很照顧他,姊姊又知道那些事做了必須承受什麼代價,所以
: 弟弟就不需要自己去「親身」體會這些代價,因為姊姊都會幫忙處理掉
: 所以現狀就變成我們必須回到說一動做一動的方式去「帶著」弟弟去體會這些代價
: 因此以我們家來說,對於這些任何的教養方式,還是回歸到老套的「因材施教」的觀念才
: 是最好的,同一個方式不可能適用所有的人,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有自己的想法、
: 行動
: 每個方法都試試看,錯誤中學習、修改,尋找到適合自己小孩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
也來分享我們的方式,試過了一些方法有的適合我女兒有的不適合,建議多嘗試幾種慢慢
依情況調整,而且除了訂好原則外我覺得正向教育也滿重要的,正向的約束可以讓雙方都
在滿愉快的情境下完成。
舉例來說我給3歲女兒的原則是吃飯自己夾菜、自己夾的要吃完,沒吃完就不能吃餅乾點心
正常就會跟小孩說「沒吃完就不准吃餅乾跟點心」,可是這樣小孩在這過程就很有壓力,
深怕他吃不完沒點心,可是如果改成「我們吃完飯就可以吃餅乾跟點心耶,趕快吃完吧」
我女兒就會很興奮說「好~」就開始扒飯,她以為這是種遊戲、一種挑戰,完成了就很開
心。
而如果時間到了她沒吃完,會依照她在這期間有沒有認真吃,有認真吃也是稱讚她、可是
另外告訴她以後不要夾這麼多吃不完;如果她沒認真吃就是告知她沒有點心餅乾了,但是
不會說類似「誰叫你不認真吃?」的話,而是會說「雖然這次沒有,我們下次就認真吃好嗎
?」。另外剛開始在吃飯期間都要一直盯她,告訴他要吃。之後偶而我就會在吃飯前告訴她
我們來挑戰好不好?挑戰今天爸爸都不盯你吃、你自己完成好嗎?
我有發現以這種方式可以達到遵守我們的原則而且孩子在做的過程也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