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joonnyy (jojo)》之銘言:
: → vizcacha : 我知道都可以測,只是就檢測目的而言尿檢比較符合 06/17 04:00
: → vizcacha : 需求(剛看了下應該兩者都有做) ,也有明確的閾值判 06/17 04:00
: → vizcacha : 斷是否要送後續質譜儀檢測,好奇血檢的話,是不是 06/17 04:00
: → vizcacha : 有數字就通通送了XD 06/17 04:00
: 推 ilovebebe : 嬰兒腸絞痛用寶乖亞效果就不錯了 那位名醫為何要開 06/17 11:43
: → ilovebebe : 那種藥? 06/17 11:43
(前文恕刪,但內容跟推文討論都很值得一看)
https://reurl.cc/655oVy
裡面有提到王介立醫師分享高雄腸絞痛名醫事件。
節錄如下:
除了遵循醫師指示用藥之外,家長最好也可進一步了解醫師開立藥物的相關副作用,王介
立醫師近日分享一則2016年的新聞,並表示已確認真實性。一位高雄小兒科「名醫」治療
腸絞痛十分有名,許多爸媽都慕名而去,而且只要吃藥半年以上,腸絞痛就會痊癒,原來
這位名醫開立的藥物竟含有苯巴比妥與待克明,藥品仿單明確指出「不得用於6個月以下
的新生兒」,副作用是嗜睡、增加猝死機率,而且會影響孩童智商,而就診的嬰兒許多都
是一出生就服用這個藥物。
本身曾是從業人員,相信一定有板友有經驗,診所給的藥數量與處方箋不符,
但請先不用恐慌,絕大多數其實都是診所的善意。
例如你的症狀醫師覺得需要A藥,但健保可能不給付,
為了避免核刪麻煩,就採不申報的方式,因此不會出現在處方箋上。
白話講就是自己吸收成本,藥是診所送的。但絕對是患者需要的藥。
以往我們的做法是收據上會另外列印完整交付的詳細藥單,提供患者核對。
但還是有極少數惡劣業者,會採申報A藥給B藥的方式來規避不合理的處方被審查到。
就如同上述新聞案例。
一般民眾如果非醫藥專業,根本無法得知開立的藥品與實際拿到的是否相符。
而在之前板上有某部落客醫師分享的文章,裡面提到巴比妥或BZD等管制藥來源,
可能是由藥局或藥師私下販售,經過推文眾人指正後,目前已經修文了。
(有興趣可參考該篇推文,這裡不另贅述了。)
但我還是覺得十分憤怒,今天會有此弊端,就在於醫藥始終無法真正分業。
在診所受雇於醫師的藥師,根本無法負起監督之責。
老闆申報B藥,叫你給患者A藥,你不配合就只能走人。
才會造成高雄腸絞痛名醫事件。
家長一直認為拿到的藥是安全無虞的,
一般根本難以想像看似正派的診所會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
更可怕的是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這篇文章並不是針對這次新北案件評論,
只是因此知道了2016年時就有診所提供苯巴比妥給幼童使用的案例,
身為相關從業人員,同時也為人父母,心裡真的非常悲痛。
不知何時才能真正實施醫藥分藥單軌制,使藥師能真正審查、監督處方的合理性。
在醫藥先進國家,診所不能聘請藥師,藥局的經營也有非常嚴格的規範。
(例如出資者不能有醫師身分、身分親等也有相關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