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銀行業的資深前輩們,
我大約從十八歲使用第一本帳戶開始,
我發現banking的業務窗口在辨識個人身份的方法不斷在改變。
最早是要用圖章,可是像外商銀行或是國外沒有像華人有圖章,
圖章也有被盜用的風險,後來改成雙簽名,可是簽名會被模仿。
(所以還會出個人的identification。)
後來我回憶的過程當中,我記得有一次某家banking業務要我蓋指紋。
(是大拇指的指紋。然後再用放大鏡與存檔之指紋投影片對照,螢幕看得到對比的運算。)
上述那些方式是正規的辨識方法?
如果指紋不是正規的辨識方法的話,
那是不是當時的時空背景有其他的問題或是誤會存在。
(因為壓指紋這件事情除了是身分的辨識之外,
除非有人製造偷竊的假情境,然後反過來驗證你的指紋。)
這件事情本身就有導因為果的矛盾,所以我去申請了刑事紀錄書,確實沒有紀錄。
我才反過來去思考banking的身份辨識模式是否有正規的方法。
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