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在台外銀子行 越做越小

作者: pkuguy (愛看電影、韓劇的小態)   2016-03-15 11:06:16
【新聞】在台外銀子行 越做越小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563096
來源:2016-03-15 03:01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金管會近年鼓勵銀行出國打亞洲盃,但來台灣拚「台灣盃」的外商銀行子行,卻在併購本
國銀行後,獲利每下愈況。在台五大外銀子行,除匯豐銀行外,包括花旗、渣打、澳盛及
星展銀行去年獲利都創下過去五年最差成績;銀行業者認為,台灣經濟不振、本土市場萎
縮,讓在台外銀子行陷入「越做越小」的困境。
美系龍頭、花旗銀行曾在台灣創下「一家分行一年可賺一百億元」的傳奇,但去年全市場
有14家銀行稅前就賺到100億元,卻「沒有一家是外商」。曾締造獲利佳績的花旗銀行,
去年在台全年獲利跌破100億元,是六年來最差成績,其他四家外銀子行獲利表現同樣不
佳。
花旗銀行(台灣)董事長管國霖指出,去年全體銀行獲利表現都較前一年衰退,且金融營
業稅率提高,讓銀行營運成本增加;他強調,花旗是以「集團」在台灣營運,除子行外,
還有證券及保代公司,只看「子行」獲利表現,並非全貌,花旗在台表現仍相當穩健。
目前五大外銀子行,都是併購本國銀行後,才從過去的一家或數家「分行」升格為「子行
」;例如花旗併購華僑銀行、渣打併購新竹商銀、匯豐併購中華銀行、澳盛銀(前身荷蘭
銀行)併台東企銀。
外銀在台灣成立子行後,也代表正式開打「台灣杯」,但擁有多家分行後,例如花旗有近
60家分行、匯豐也有37家分行,獲利反而下降。金融業者認為,關鍵之一可能是近年經濟
不振,讓台灣金融市場正在萎縮。
此外,還有一個市場都知道,但外銀卻不敢承認的原因,就是當年部分外銀是接手「問題
金融機構」,但有些問題銀行的財務黑洞比預期還大,讓這些外銀深陷泥沼。
國泰世華(柬埔寨)銀行董事長梁敬思指出,銀行跟著客戶跑,當產業都離開台灣、台商
自大陸跑到東南亞,銀行也得跟著西進或南向,台灣本土金融市場日益萎縮;本地金融市
場越來越小,卻又擠了一堆銀行,金管會才積極鼓勵國銀出國打亞洲杯,但外銀子行,卻
只能在本地營運,受困於台灣市場越來越小、獲利也跟著衰退。
【相關新聞】降低成本 花旗、匯豐裁撤分行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563098
2016-03-15 03:01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近幾年多家外銀子行大動作在台灣縮減分行,檯面上理由都是,因應數位金融浪潮,「實
體分行」已非主流;但部分外銀集團、尤其是多家歐系銀行去年嚴重虧損,面臨補強資本
壓力,因應嚴峻經營情勢,只好降低海外營運成本。
花旗與匯豐銀行日前公告,今年3月起,將各自裁撤4家分行。渣打銀行去年就向金管會申
請,要裁撤6家分行,澳盛銀行近期雖未裁撤分行,但是去年將南部一家分行自一樓遷至
七樓,用意也是要節省成本。
匯豐銀行已經連續3年裁撤在台分行,分行總家數也自併購中華銀行後的最多46家,降到
現在的37家;匯豐表示,3月19日裁撤永和、信義、新莊及竹北四家分行後,還有33家分
行。根據中央銀行統計,到今年一月底,花旗在台灣仍有59家分行,三月裁撤中和、樹林
、岡山及屏東分行之後,將減至55家分行。
相較於外銀的大動作,本國銀行到目前為止,僅合作金庫銀行向金管會申請要裁減分行,
其餘像台灣工銀因為要自工銀改制為商業銀行,還跟金管會申請要「買」分行執照。
除外銀子行縮減台灣分行家數外,歐系金融集團,包括德意志、巴克萊及渣打集團去年獲
利都不佳,英商巴克萊已在1月宣布全面撤出台灣,一口氣裁掉在台分行及證券公司,影
響員工人數約50多人。
來自澳洲的澳盛銀行去年也縮編台灣金融處人員,但澳盛銀行強調,是總部策略改變,且
人員縮編地區,除台灣之外,還有大陸、香港、新加坡及越南等亞洲據點,都一併調整。
新聞分析/國銀打亞洲杯殷鑑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563100
來源:2016-03-15 03:01 聯合報 本報記者孫中英
2006到2008年,在政策鼓勵下,5家外商銀行陸續在台灣併購本地銀行,並改制為「子行
」;本來以為外銀成立子行後,對本地「投資承諾」可更深,外銀也會因為併購後、規模
擴大,提高獲利空間。但沒想到在台灣設立子行的外銀,反而水土不服,獲利急轉直下。
根據金管會資料,近3年全體外銀(包括分、子行)在台資產年年成長,但成長來自於「
在台外銀分行」,而非「外銀子行」;除資產下挫,外銀子行加總平均的ROA、ROE(資產
及淨值報酬率)也連年下滑,甚至低於全體國銀的平均表現。
外銀子行在台灣「越做越小」,問題到底出在哪裡?金融業者除舉出本土市場萎縮外,外
銀併購本地銀行後,未能產生綜效,也是關鍵原因。
就有一家大型民營銀行總經理說,外銀併購本國銀行後,獲利完全沒成長,若他是總部的
CEO,可能要對這個投資打個大問號。另外,還有人怪罪,部分外銀是接手問題金融機構
後「消化不良」,遭財務黑洞吞蝕潛在獲利。
此外,台灣金融鎖國數十年,雖然金管會前主委曾銘宗任內已大喊開放,但很多銀行認為
,開放程度「還不到位」,且只要牽涉到外匯業務或兩岸事務,金管會都不能「單獨決策
」,限縮市場進一步發展。
再偉大的世界級金融品牌,出國發展,也會有踢到鐵板的可能。正在打「亞洲杯」的國銀
,許多都是在大陸或東南亞市場,接手「外資」拋出的股權,其中也不乏問題金融機構,
外銀在台子行的前車之鑑,值得借鏡,到國外打仗,還是要找到利基市場,而不是為併購
而併購。
心得:的確,外商銀在台灣的分行真的愈來愈少,加上現在歐美本身也不景氣。
也許未來有的外商銀甚至不只裁分行,而是整個退出台灣市場,像之前的荷蘭銀行一樣。
作者: maydaychi (^^b)   2016-03-15 11:41:00
退出的是RBS吧 荷蘭銀行是因為被RBS收購合併 不是退出
作者: jasonjaynet (邁向陽光的茶米®)   2016-03-15 11:53:00
澳盛最好直接撤出台灣!
作者: gottsuan (ごっつぁんです)   2016-03-15 13:36:00
外銀唯利是圖的經營方式不適合台灣貪小便宜的客戶群
作者: hsinyuan0104 (hy)   2016-03-15 14:00:00
外銀目標向來都是財大氣粗的盤子
作者: aiyowaya (我叫 小 王 子)   2016-03-15 15:04:00
外銀想來收帳管費,收不到當然自然賺不好但講坦白台灣新舊銀行服務不差,費用也不高所以外商其實水土不服早就是大問題,台灣是很妙的市場外國人來投資不見得會有好處,尤其在這轉型正義的時代
作者: bryanwang (Bryan Wang)   2016-03-15 15:48:00
帥啊,
作者: vbn22 (vbn22)   2016-03-15 20:47:00
渣打不要撤掉就好 其他無所謂
作者: paultsai (In-house新生活)   2016-03-15 22:12:00
渣打就是新聞中收到爛攤子的呀…
作者: ei314 (Mini coupe)   2016-03-15 22:18:00
花旗那個嘴臉,最好滾出台灣
作者: ROCAF (宅宅軍曹)   2016-03-15 22:43:00
新竹商銀以前也很慘嗎?
作者: spjay1 (Josh)   2016-03-16 01:01:00
就渣打跟花旗沒收到地雷吧....
作者: cytochrome (細胞色素)   2016-03-16 01:06:00
花枝的好是需要特殊的方法才能體會到的,要有一點小技巧才能吃到的它
作者: dallasman (達拉斯小牛)   2016-03-16 01:19:00
花旗只要不好賺立刻拔腿就跑,會留在台灣,肯定非常好賺,他對美國人也是一樣的,摳又唯利是途
作者: chrisstar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   2016-03-16 08:12:00
雖然我也討厭外銀高高在上的嘴臉,但他們的行銷優惠活動往往比較靈活,有留意就吃得到...沒這麼差啦!而且我覺得澳盛的網銀很好用!!我愛渣打=澳盛>匯豐>花枝
作者: andywalk1989 (Andy)   2016-03-16 12:27:00
可能是花旗台灣化之後就只會cost down,不懂怎麼創新
作者: phantom78626 (小草)   2016-03-17 01:55:00
美國有的州花旗都撤了 台灣還有近60間肯定有賺頭
作者: vbn22 (vbn22)   2016-03-17 16:09:00
台灣人想利用花旗 反而被花旗利用
作者: bryanwang (Bryan Wang)   2016-03-19 00:29:00
花旗活存每個月計息,投資商品齊全,達到門檻跨行、國提款有優惠,如果要投資可以找花旗,生活費可以找中信,因為不會到7提款卻出現它行的ATM。
作者: Forestier (跟小天使聊天吧:))   2016-03-27 17:15:00
匯豐第二名這麼賺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