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標題所問。
標題的查詢時間限制,指的是最早可以查到多久以前的交易明細。
各家銀行有所不同,可能有6個月/1年/2年不等的時間限制。
如果要查詢再之前的交易明細,則必須臨櫃申辦。
可是我疑惑的點,是這種限制的用意為何呢?
如果是上古時代原先即無電腦紀錄,銀行也不可能花時間和金錢去電腦化,這我能理解。
但以當前而言,交易紀錄本來就自動記錄在系統中,文字占有的儲存空間也十分有限。
但客戶要查大前年的交易明細,卻只能付費臨櫃或線上申請,先不論可能收取手續費,
光得特地跑一趟分行,可能還得等待幾天才能拿到,我就不太能理解。
客戶目前如果想要確保自己能查詢到更久的交易明細,只能保管好存摺或對帳單。
但存摺是實體的不太可能隨身攜帶,有些實體戶也不提供電子月結/對帳單,
縱使有提供,大多PDF格式的對帳單,對於查詢檢索也不友善。
所以真的蠻好奇,對於銀行來說,提供更長的交易明細查詢時間,會有成本上的增加嗎?
畢竟如果要推數位/無摺戶,總得有方便的交易明細查詢系統才有足夠的說服力吧?
PO上來跟大家討論,先於此感謝大家的回覆及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