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xiaker (俠客)
2021-06-27 18:31:32大家好,如標題所問。
標題的查詢時間限制,指的是最早可以查到多久以前的交易明細。
各家銀行有所不同,可能有6個月/1年/2年不等的時間限制。
如果要查詢再之前的交易明細,則必須臨櫃申辦。
可是我疑惑的點,是這種限制的用意為何呢?
如果是上古時代原先即無電腦紀錄,銀行也不可能花時間和金錢去電腦化,這我能理解。
但以當前而言,交易紀錄本來就自動記錄在系統中,文字占有的儲存空間也十分有限。
但客戶要查大前年的交易明細,卻只能付費臨櫃或線上申請,先不論可能收取手續費,
光得特地跑一趟分行,可能還得等待幾天才能拿到,我就不太能理解。
客戶目前如果想要確保自己能查詢到更久的交易明細,只能保管好存摺或對帳單。
但存摺是實體的不太可能隨身攜帶,有些實體戶也不提供電子月結/對帳單,
縱使有提供,大多PDF格式的對帳單,對於查詢檢索也不友善。
所以真的蠻好奇,對於銀行來說,提供更長的交易明細查詢時間,會有成本上的增加嗎?
畢竟如果要推數位/無摺戶,總得有方便的交易明細查詢系統才有足夠的說服力吧?
PO上來跟大家討論,先於此感謝大家的回覆及討論了。
作者:
alex1973 (alex1973)
2021-06-27 18:45:00因為資料量,網路銀行回應又不能太慢
作者:
xiaker (俠客)
2021-06-27 18:51:00如果像台銀那種2個月到2年另開系統查我覺得可以,畢竟自助可以完成,也幾分鐘就解決了。
作者:
dakook (貓奴)
2021-06-27 18:55:00資料量太大一定塞爆
作者:
asv1764 (asv)
2021-06-27 19:36:00資料若存大型主機,超貴
作者: whocare96 2021-06-27 22:33:00
雖然紀錄會永久保存,但對於太久的資料很多都是用封存的方式,減少資源浪費,所以太久的資料也不是想調可以直接叫,後面還是要有人工程序。
作者:
bailan (Bailan)
2021-06-28 00:04:00好像看過有的網銀查舊紀錄是有點像是申請的方式,線上申請,等幾小時後完成會mail通知可以去查看。 不過忘了是哪家大概是申請後排程去撈資料出來吧?
越久的資料,因為存取的頻率較低,所以會使用儲存成本較低的方式儲存,但相對的,若要去存取資料的話,要花費的時間或是成本就會比較高,所以銀行大多會限制存取時間較久的資料,但若要查的話應該還是查的到的以圖書館來比喻的話,平常借閱次數高的書會放在書架上或是熱門的書區,但借閱頻率很低的書可能就會放到罕用書庫,若要借閱的話,就要請館員到罕用書庫去找書電子資料也有這種限制,現在各雲端服務提供業者(像是GoogleCloud、Azure、AWS)也都有針對資料的存取頻率來分出幾種儲存區的類型,最常存取的類型其取用資料不用另外付費,但是「儲存」資料的成本也越高,而最不常存取的類型,其「儲存」資料的成本最低,但相對的若要將資料從裡面拿出來就需要額外付費
因為過期資料放archive DB懶得再寫另一套sql去抓(誤
作者:
sggs (請到consumer爬文)
2021-06-28 07:57:00元大銀行的歷史資料線上申請,隔天寄email,免費舊資料可能會搬到其他資料庫,同一資料庫太大查詢會太久
作者:
bill0205 (善良的小孩沒人愛)
2021-06-28 09:20:00元大超過某一時間點是要申請 然後寄到電子信箱這也是資料庫效能調教一種方式 把舊資料移轉至其他資料庫 當有需要存取的人透過申請 系統再去舊資料庫找資料才不會浪費現有資料庫效能以前碰過幾千萬到幾億筆 就已經快崩潰 何況是銀行
作者:
cityport (馬路不平避震故障)
2021-06-28 09:41:00類似SSD跟HDD的差別..你有幾T的資料..你全放SSD還是HDD?當然正常人都是作業系統用SSD..幾年看一次的迷片放HDD
作者:
ich2 (澤尻北川石原都是我老婆)
2021-06-28 12:40:00銀行要賺你的錢啊 申請一次100起跳 多好賺
作者:
bill0205 (善良的小孩沒人愛)
2021-06-28 13:51:00樓上 元大申請不用錢喔 只是要等
作者:
InaLiang (ç´«å°å…”)
2021-06-28 18:29:00資料會purge起來啊
作者:
mdHsieh (SIMPLE)
2021-06-28 22:47:00就是資料庫大小問題而已,老資料沒不見 是以其他形式封存
作者:
yzfr6 (扮關二哥!)
2021-06-29 00:38:00你太小看這些資料的占用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