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還沒有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不過我先看完了小說。
也剛好上星期跟「球來就打」的編劇黑米做了一個小時的專訪。
我想就這部電影我目前得到的資訊先做點分享。
1.黑米說,「打假球」在電影過程中,只是其中一個「事件」,
但是台灣棒球的環境中,除了「假球」之外,有更多光怪陸離的狀況,
是他在故事劇情中想要傳達詮釋的。
只是,兩個小時的電影到底能講到多少?
更重要的是,因為是商業電影,所以必須同時兼顧「棒球迷」與「一般觀眾」。
所以才會讓某些棒球元素淡化,讓這部電影更像一部「商業電影」。
2.承上段,其實黑米原本想把「球來就打」拍成約10個小時(以上)播完的電視劇。
因為如果要敘述每個球員的的支線故事,同時透過故事述說他想傳達的聲音,
以電影的長度真的不足..
3.其實故事劇情真的很「真實」。
前面有人推文提到電影板某篇文章的回文。
我剛看了一下,三級棒球的實際狀況,大概就是文章所說的內容。
(好啦其實我覺得他說得很收斂了..Orz)
所以,棒球對某些人來說,很複雜。
但是對於球迷來說,真的要的很簡單。
「讓我好好看一場棒球,有這麼難嗎?」 ..這句話真的很中肯。
如果棒球板的朋友還無法決定是否要看這部電影,在這邊個人提供兩個參考方法。
1.可以參考我與編劇黑米做的一小時專訪精華。
連結網址:http://kenchannel.tw/vivabaseball-20120829/
2.買小說來看。
小說裡面還附了兩張早場優待券,也算是蠻超值的。
希望能夠當作是給各位朋友的一些參考。
如果內文有任何不妥之處,煩請板主提醒修改,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