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季以來,職棒票房出現明顯的衰退。目前雖尚未驚動媒體做雪
上加霜的負面報導,但其實趨勢已初露端倪,掌握票房數據的各隊經營
階層,早已被報表上那根溜滑梯驚出一身冷汗。原來,職棒前(錢)景並
非如年初那樣一片看好,艱苦歲月還在後頭吶!
人云亦云關於上半季職棒榮景的說法是:經典賽+牛轉犀牛+曼尼效
應。我獨以為這三事不過是三根火柴,真正的汽油是苦悶滯塞社會氛圍
的認同感宣洩,這種普遍缺乏宣洩口的社會現象,是這一波職棒榮景的
根本原因。或許有人說這個觀察角度失之主觀偏頗,我卻以為若有機會
,這類經驗可以複製驗證,也就是說我認為:以宣洩壓力、創造認同的
經營手法,可以攏絡球迷熱情。
偏偏大家都只看到三根火柴,其中更以曼尼效應最明顯,於是,歸
因也最容易。「少了曼尼,義大票房慘跌」,這說法的進一步推論尋求
成功經驗就是「那麼挖小小郭回來應該也可以有同樣效應」。殊不知曼
尼因緣際會所點燃的烈火,換另一人不見得效果相同。
為什麼大家只看到火柴卻看不到汽油?火柴本身能擦出火花是不錯
,但沒有汽油,火花也就只是賣火柴女孩手中那點微光,吹一口氣就火
花去。添薪加柴以續冓火是本務,蒐集火柴棒是倒置之舉。偏偏過去美
好的成功經驗,總是人在遇到困難挫敗時尋求反敗為勝的首選,所以?,
很自然的問「下一個曼尼在那裡」。
台灣的看球環境不優(其實是很糟),不說別的,光是台灣特殊的氣
候與溫度溼度,暑溼噪熱就讓球迷得不到真正的休閒放鬆。過去在球團工
作時還不覺得,等到退下工作,再回到球場看球,才發現處在溼熱的人群
環境中,嘈雜喧鬧的加油聲,擁擠的座位和走道,歹戲拖棚的比賽節奏
,難吃的食物和不方便的交通,一場比賽下來,帶給我的不是工作之餘
的休閒放鬆,反而是更多的緊繃倦怠,回到家中往往覺得更累更倦。在
國外所看到的那種清風徐來,陽光綠草,啤酒可樂,漢堡薯條,閒情逸
致,聊天打屁,看似對場內漠不關心的觀眾畫面,在台灣的球賽裡是看
不到的,熱鬧吵雜,汗水雨水,煙薰火燎,喇叭大鼓,這才是台灣的職
棒。僅管球團拼命的改善各種軟硬體和活動,辣妹也熱舞了,煙火也放
了,接駁車也叫了,飲食也變化了,但總難讓觀眾得到真正的「放鬆享
受」,溼熱嘈雜當為主因。
常為台灣職棒叫屈,票價坦白說便宜得很。人家隨便一個韓團來台
灣演出,票價都是四、五千,台北小巨蛋演三個滿場,三天下來算算就
是一億多票房,我們各球團苦賣個六十場主場,一整年球季下來,能有
個五六千萬門票就阿彌陀佛了。一整年六十場vs三天三場阿!平平是娛
樂服務業,能不委屈嗎?
然而近年以來,以球迷的身份看了幾場球,捫心自問,若不是對棒
球有這麼大的熱情,應該一年看個一兩場重要熱鬧的比賽或是季後賽,
感受一下它的喧鬧即可,叫我花錢長年浸在球場,或是攜家帶眷以球場
為樂,恐怕很難。一個如我曾在球團工作,熟諳台灣職棒環境者尚且如
此,那些被媒體炒作:經典賽+牛轉犀牛+曼尼效應而初次進場的生手球
迷,又有多少比例會在看過幾場熱鬧之後,留下來變成真正的門道球迷
?
看熱鬧必不持久,這麼問吧:我為什麼不舒舒服服的坐在家中大沙
發上,喝著啤酒吃著滷味看球賽轉播(或其它綜藝節目),上廁所不必排
隊,應援不應援隨我高興,透過鏡頭看美女啦啦隊更清楚,不必找停車
位或趕接駁車,球賽不好看我還可以轉台看韓劇,球隊輸贏關我p事?卻
~~反而要去現場看一場悶濕熱、吵雜累,不能轉台只能早退,便當難吃
啤酒不冰又貴,不想喊聲應援還會被青,結局爽不爽也不知道的比賽?
更進一步說,我為啥要去球場看職棒而不去看電影或演唱會,坐在大沙
發椅中打瞌睡我都爽。
歸結一句話「台灣職棒憑什麼跟其它娛樂表演行業搶客人,還把他
們變成常客?」由此思之,職棒下半球季以來票房衰退,豈非無因,反
省思之,就算曼尼還在,票房依然是要衰退的,幅度大與中而已。經營
票房能藉由炒作媒體為手段常態嗎?一兩次還算新鮮,幾次之後,還能
有何勁爆點。
上半季票房似乎不如義大,但下半球季兄弟的票房衰退比例最小,
好像又奪回票房龍頭,這種兄弟隊現象足夠蕉迷與非蕉迷的鄉民們在PTT
上好好論戰上一陣子。其實兄弟隊自古早成立以來,它的行銷策略就是
很有規畫,目標明確,它行銷「黃色」、行銷「大象」、行銷「兄弟」
、行銷「故事」、行銷「英雄」,這些是因,票房球迷獨霸多年是果
。所有能夠結合為提昇企業形象的作為,它都很努力去做。舉例來說,
老一代的象迷應該都記得象報和兄弟雜誌,裡面的文章不斷的告訴讀
者「大象是最好的保育動物,要愛護它」,「黃色是最尊貴正統的顏
色,皇家才能享有」,「有緣做兄弟,何必骨肉親」。各位以為這裡面
不帶著行銷(或說洗腦)元素嗎?有多少球迷因此而變成一輩子的鐵桿象
迷,那時整個兄弟球團人人都很有行銷共識的,經典名句當屬洪瑞河董
事長的「大象慢慢走,最後也會拿到總冠軍」。如果一個口號或是作法
,明知會有負面效果,它就絕對不會去作,寧可讓人覺得保守頑固,也
不願傷害兄弟招牌。反觀回來,現在球團的行銷策略,有沒有經過深思
熟慮?「超級霸」、「犀睛女孩」都是諧音很難聽的髒話,你以為爸爸
媽媽會聽不出來讓小孩去喜歡一支「超級霸」的球隊?或是去看「犀睛
女孩」跳豔舞,Lamigirl的客家舞就深獲我心,本土味,氣勢強,球迷
還可參與共舞,跳著跳著他就變猿迷啦。有人或許不以為然的說「沒那
麼嚴重吧」,但就是有客人會因排斥髒話而排斥球隊,不是嗎?任何一
個客人都應該被拉攏,任何一個可能流失客人的事都不能做,不正是服
務業的指導原則?我的意思是,這些行銷作法,事先有沒有經過符合行
銷想法的規劃,還是聽著"爽"就用了。
舉個例子,兄弟自我定位為全國的球隊,所以不把自己的主場跼限
在北部,儘可能的各地多辦主場以報答球迷,有球迷不斷質疑它不認養
球場,但卻沒想到這是它的目標族群定位。而且,兄弟定例在每年球季
結束後,在北中南各舉辦一場全隊感恩球迷會(最多一年,一個寒假辦
了七場),全隊到齊,無正當理由不能請假。高雄台中姑且不論,新竹屏
東台南彰化嘉義都去過,我問一句:「現下球隊有在這些地方這麼給力
麼?」多年下來,兄弟隊的象迷基礎自然比別人厚實,觀眾流失跌幅小
就是事實體現。但這並不表示兄弟隊不可超越。近年來它的缺失可多了
,當年打下的金字招牌現在已漸漸退色,近年的行銷作法已流於浮誇不
實,拋棄了根本思維,它變成只是一支吃老本的普通球隊,如果有其它
球隊掌握到這個運動行銷的綿角,兩三年應該就可以一腳把兄弟隊拋開
。會不會是義大?ㄜ,以義大近來的行銷作為來看,看不出可能性,義
大再不振作就會被打回牛形了啦(無關戰績)。
現下挽救觀眾下滑之道,該做的事還是得做,該改善的軟硬體還是得
改善,這也是基礎工程之一,不做輸其它娛樂業更多,我就曾建議義大
做緊急避難與急救措施的宣導,像搭飛機一樣的做法,不過被束之高閣。
另外,在行銷這一塊,可不可以更紮實深入一點,多做那些會跟球迷觀
眾面對面,讓球迷感受到尊重榮寵的活動,或讓球員體認拉攏球迷的必須
重要性,多發行一些讓觀眾更懂棒球,更熟識你家球員的紙本文宣品(不
認識怎麼能成為粉絲),把商品變成不只是商品,更是文宣戰略的一份武
器。從前兄弟隊有個日本教練木神原,小時候只因為曾跟長島打過招呼握
過手,就終其一生是長島的球迷,即便自己打職棒也不變,這就是明星
球員的魅力,也是職棒勝過其它娛樂業之處-明星球員老了還是明星,演
藝明星老了就沒粉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