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慶:打球不會變有錢 投資理財才會!
Smart智富月刊第182期 2013-10-01 撰文者:林 竹
「高國慶!全壘打!」9月17日晚上7點,統一獅對兄弟象打到5局上半,輪到統一獅第4棒
高國慶,奮力敲出1支左外野方向全壘打,打破2隊1:1的僵局,全場歡聲雷動。
有著181公分、93公斤壯碩體格的高國慶,被球迷暱稱「綠色坦克」,表現一直十分傑出
,2007 年是統一獅隊史上第1位單季揮出20支全壘打的本土球員,2012年更成為中華職棒
史上第2位,完成「千安」榮耀的打擊手。
對棒球的熱愛,讓高國慶一打就是20多年;但這在20年裡,他卻也看到一個個球員前輩,
在35歲後因體力下滑而退休,就算仍在球場服務、教學,但收入驟減,或是另行創業但經
營不善而有財務壓力。所以他在球場上拼戰之餘,一直也在理財上做謹慎的規畫。
今年35歲的高國慶,將理想和理財分得很清楚:「打球的囡仔, 厝不會『好嘢』(編按
:台語,意指有錢),打球也不會讓你將來變『好嘢』,只有投資理財,把錢保下來,才
能應付不時之需。」
媒體常報導,職棒選手的1年簽約金動輒以百萬元計,而依中華職棒規定,一軍球員最低
月薪7萬元,收入看似比一般人好。但拉長來看,一般人上班可上40年才退休,而職棒選
手的「工作壽命」平均不到10年,換言之,他們必須在這10年內就要為長達3、40年的退
休生活支出做好準備。更何況,職棒選手在好不容易有收入後,多半要負擔原生與自己新
組家庭的家計,要做好退休金的準備, 並不容易。
2003年,高國慶的棒球生涯進入第10年,他終於從業餘棒球隊加盟職棒,以250萬元簽約
金、9 萬元月薪,成為統一獅隊的當家一壘手。
而孝順的他,把4萬元的薪水匯給遠在台東鄉下的父母,「那筆錢,主要是繳老家重建的
房貸,還有給父母的生活費。」高國慶說。
高國慶表示,父母是靠務農、賣菜,養活一家七口,家境並不優渥。小時候他和弟弟常要
在半夜1、2點起床,跟著媽媽到市場批貨,再到攤位幫忙賣菜。
上了小學,他加入了棒球隊,因為包吃包住,替家裡省了不少費用,只是家裡經濟負擔還
是很大, 就連打球必備的手套,他也從不開口跟父母要錢買。而且他不但不埋怨,反而
努力練球,希望有一天能讓父母過好一點的生活。
所以,當他一加盟職棒,有了經濟能力後,便開始分攤家計,每月償還3萬元的房貸,以
及給兩老1 萬元的生活費。
剩下的薪水,高國慶一開始都放在銀行的活存帳戶,還是朋友提醒他「定存利率比活存划
算」,他才每月再拿2萬3,000元,固定存定儲,到2011年時,存了7年的定存總計拿回約
210萬元。至於高國慶自己,再扣掉車貸及稅負,每個月就用剩下的2萬元,當生活費。
職棒球員的薪資,每一年都會重議,而決定標準就看前一年表現的好壞。進入職棒3年,
高國慶個人打擊率不斷進步,在2007年時達到0.358,全壘打更是從單季3支成長到20支,
這樣的成績也將他的月薪推高至17萬5,000元,他心想:「現在我薪水增加了,扣掉之前
的固定開銷,還有餘錢,是不是該拿去投資?」
原本高國慶只會把錢傻傻的放銀行,但這一回他會有投資的念頭, 是受到球界前輩葉君
璋的影響。「棒球員很保守,心思都放在比賽上,一聽到錢就覺得煩,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更別提投資理財了,頂多就是自己創業、開店,但先拜(編按:前輩的台語,指葉君璋
) 常和我們這一代球員分享經驗: 『你在球場上會失意,但有一個辦法讓你得意,就是
認真理財!』」
一直把這段話牢記在心的高國慶,在薪水翻倍之後,決定開始嘗試投資。因為哥哥曾對他
提過,基金比較穩定,適合忙碌的自己,並參考理專的建議,每月定期定額5 萬元在巴西
、印度等金磚四國的基金裡。
他本以為長期投資,會漲不少, 「沒想到,有夠衰的!」高國慶哀怨地說,定期定額第1
年就大賺, 本金加獲利將近65萬元。沒料到,遇上2008年的金融海嘯,讓他投資的基金
虧損慘重。
其實,市場剛開始轉差時,理專曾建議他轉換、持續扣款、逢低加碼等策略,但他覺得問
題應該不大,並不在意,結果卻是一路大跌,最慘的時候跌掉50%之多,基金戶頭只剩30
萬元,他才嚇到趕緊做轉換,也持續扣款,但因為他仍有些擔心,就把每月定期定額的金
額降到2萬元。
可是,他沒想到,這一減碼反而延遲了「由虧轉盈」的時機。當在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
,既不停扣也不減碼,甚至還逢低加碼的人, 大約在2009年年中後就轉為正報酬,到年
底變成大賺;但高國慶因為一口氣減碼快一半,以至於他的基金報酬率到了2010年才轉正
。
經過這一次考驗,他體悟到, 「錢不能這樣投資。」當初他只知道自己該「投資」,但
是對於投資的標的、基金表現的變動、何時該停利、停損等,他都不知道要關心和了解,
才會在風險來臨的時候, 不知所措。為了避免錯誤,他開始自我要求,在平常想辦法去
吸收財經知識。
隨隊練習、四處打球,塞滿了球員的時間,但每次比賽完回到飯店,高國慶打開電視,一
定會先轉到財經台,了解、掌握台灣與國際最新的財經情勢,例如之前美股大漲、黃金大
跌,生技產業表現優異等訊息,他都很清楚,因為他已養成看新聞、吸收財經知識的習慣
,「大概看個2、30分鐘,我還是會轉回自己熟悉的體育台啦!」高國慶靦腆地笑說。
了解市場基本現況後,高國慶會再找自己熟悉的專業理專朋友請教,「我會問他,現在電
視新聞10個人裡有7、8個都在講生技好,好像是高點,我該出場嗎?剩下2個看好未來的
原物料,我應該進場嗎?」透過與理專討論具體的新聞與消息,讓高國慶對自己做的基金
投資更有概念。
另外在操作上,他從關心基金績效開始,搭配自己訂定的停損停利點。現在,他要求理專
每月固定做2次報酬率報告,而當基金報酬率出現-10%以下或獲利達8%以上, 也要即刻
通知他做停損、停利的評估。如果他發現市場趨勢改變,也會主動聯絡理專,了解自己基
金的表現,並考慮是否要做調整。
雖然,高國慶目前定期定額仍是2萬元,基金標的不超過5檔,但基金組合的年化報酬率維
持在5% 以上,至今累積的部位已超過200 萬元。
雖然報酬率看來不高,但是他卻很滿足,因為他不求投資大賺,只希望能每年穩定增值,
讓錢愈變愈大。
2009年,高國慶表現更上一層樓,月薪達到了35萬元。除了事業邁向巔峰,自己的人生也
進入新的里程碑,就是與相戀1年多的日籍女友結婚。為了組家庭,他拿出70萬元的頭期
款,在台南善化一帶,以每坪4萬元的價格,買了間總價約720萬元、181坪的4層透天厝,
作為兩人愛的小窩。
此時已對理財有些概念的他,在買房時會根據自己需求,歸納出2 個原則:
1.交通便利:因為球隊都是在宿舍集合,坐遊覽車移動到球場,所以他買房一定要離球隊
宿舍近,他買的這棟透天厝,就離統一獅球隊宿舍很近,騎摩托車只要5分鐘。除了離球
隊近,也離交流道只要10分鐘,家人出入都很便利。
2.建設多:雖然房子不在台南市中心,但卻有建設利多,像是有台南歷史博物館,以及台
南第2大的安南醫院,未來還規畫興建國際棒球村。高國慶表示,球員生涯短暫,退休後
有可能離開台南,所以要一個生活機能強、大家都覺得方便的房子,確保未來轉手的空間
。果然,他在買房後2個月,附近房價每坪成交金額增加1萬元,等於增值了20%。
現在的高國慶,月薪32萬元, 扣掉給父母的家用、台南的房貸、夫妻2人的保險費及生活
費,以及基金定期定額之後,每月大約還有15萬元的資金,他目前先存在銀行活存中,等
累積部位較大時,部分會先拿來還貸款,部分則預計要作為退休後的創業本。
高國慶在球場上會持續拼戰,對於未來也設下了目標,就是要存到1,500萬元的淨資產,
「就算到時候從球場退下來,找個薪水只有3萬元的工作,也不會有壓力,因為小時候吃
的苦比別人多,後半輩子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高國慶說。
http://smartold.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51920&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