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高國輝的FB上看到一個問題,你們是喜歡球隊多,還是球員多
結果下面的留言是球員多,因為球隊或說球團如何如何令人失望
我們先假設如果五年之內都不會再有不好的事件發生
然後球迷可以穩定持續的增長
請問聯盟有可能直接推動屬地主義嘛?就是在聯盟規章裡面強調必須要認養主場
而且主場賽事必須超過年度所有主場賽事4分之三以上
當然這裡面聯盟可能必須出面和政府,我講的是體育署協商,直接把有認養的球場免場租
給球團使用,但是所有其他的開銷由球團自己支付,這樣等於各球團自己就要想辦法去
把場子搞好去吸引球迷進場消費、休閒
再來是球團彼此之間協商分配市場大餅,可能南部現在的市場規模只適合一支球隊
這點我不確定,因為從沒有一支球隊整年都排澄清湖當主場,你也不知道這樣場均會是
多少
台北新北各一支,台中一支。
然後所有的球團必須掛名地區名,例如桃園lamigo猿隊,台南統一獅
(題外話,我覺得桃園的外野恐怕短期內不會驗收完成使用,除非有人寫信給
監察院要求桃園縣政府糾正這件事,否則,嗯.........)
這樣先以五支球隊為規模慢慢養球迷
這樣人們對球隊的支持和喜好會不會慢慢高過對球員的喜好
也就是球員不管怎麼更換,球隊永遠是第一個支持的。
不然這樣搞下去,真的看不到全國主場有可能消逝的一天,然後中職就還是永遠草創
至於這樣搞有可能球團不想玩又轉賣,那就讓他轉賣吧
不過台灣的企業一直不認為職業運動其不論市場規模還是廣告效果都很糟,所以不願意
投入資本想辦法把餅養大,那真的搞到最後還是一天到晚強調「社會責任」
就職業運動來說,社會責任高過賺錢這回事,這其實是荒謬的。
唉,中職啊中職,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長大,不用球迷、政府呵護你,可以自立自強
自強不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