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3-11-13 22:29:18※ 引述《FORECORD ( )》之銘言:
: 是嗎?
: 其實在球團的眼中
: 棒球本來就不該是穩賺的行業
: 有賺當然是好的 只有眼紅的人一直酸母公司賺多少多少
: 那種病態方式 母公司有賺錢才能幫整體環境改善 包括養球場
: 沒有那個道理
: 都快變乞丐了負債一堆
: 還要求母企業要多好多好
: 神經
: 慈善單位也要看一下自己可以撐到啥時 沒人贊助 能做事嗎?
: 所以一開始的出發點就不對了
: 台灣的市場雖然不大
: 但是台灣的球迷夠半撐住 棒球業
也不能算是慈善,慈善是以回饋的方式把企業賺到的錢分給窮苦人民
但職業運動應該不是如此
而應該說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
在地的認同和精神象徵
能不能賺錢要看這種認同和文化有沒有建立起來
這在各國各種職業運動皆然
台灣的棒球有嗎?
以棒球來說是有的,日本引進台灣是為了培養台灣人民知道何謂現代化的生活方式
和日本治理下的族群認同
台灣是有很深的底蘊
相較之下的籃球就只是美國文化強勢行銷而已,雖然帶入了美國現代化的管理技術
但仍然沒有深入到一般人民的生活和文化裡,等到熱潮一退,當然連職業籃球都打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