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的亞職 除了第一屆以外 似乎熱度逐年遞減
最大的原因個人認為是 亞職比賽是"外加"的
也就是說各國各自比完各自的總冠軍賽後
該球季差不多就買單了 球員該議約的在成績參考上大致有譜
而要挑戰更高層級的人也得各自先做準備(也要避免受傷)
在總教練方面 也不會因為亞職打不好而丟飯碗或影響"考績"
但如果有什麼辦法把亞職比賽變成"內加"的比賽的話
相信各國會更認真的派正一軍的球員參賽 如此球賽變好看了
觀眾多廣告效益大 自然就可以愈炒愈熱
例如是否可以把各國總冠軍系列賽取消(或淡化)
改由各國季賽第一的球隊參賽 共同爭取真正的"總冠軍"
而將原本各國的七戰四勝制 改由亞職的賽制一、二戰定生死
相信各隊每場比賽必會傾巢而出
而由全年季賽第一球隊出戰也有好處 因為有時總冠軍不一定是
全年表現最穩的球隊 也可能是老三、或老四球隊 而這種球隊從第一輪
第二輪開始 打到後來都已兵疲馬困了 精采度當然大減
所以應由真正各國的第一來參賽較好
而在參賽隊數方面也有討論空間
例如日本有二個聯盟十二支球隊 只有一隊可參加
而整個中職就有一半的球隊可參加 明顯不公
建議可以改成:
央聯一
洋聯一
韓職一
中職一
澳洲一
中國之星
歐洲一(今年初次參賽可考慮續邀)
外卡(這提供給其他球隊中勝率最高的隊伍參加;或是請古巴或中南美球隊
來打,有點類似魔王或關主的角色)
最後,雖然參加國家多元但仍可沿用亞職的名稱,而大家可以想成由亞洲國家發起的
比賽,而不要被名稱所局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