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2151&ex=3
金管會日前通過「金融控股公司之創業投資事業子公司參與投資金融事業以外非上市或上
櫃公司一定限額及應遵行事項辦法」,明定金控公司之創投子公司參與非金融未上市櫃公
司投資,不受持股比率15%限制之投資金額為新台幣5,000萬元以下。
台灣最有錢的產業之一就是金融業
這道緊箍咒就是強迫最有實力進行各項投資的金融業自廢武功
原因是2008年金融海嘯 出現管制金融業的呼聲造成該命令的產生
但這和古典經濟學的市場自由理想相衝突
市場經濟活絡的基礎在於資金與商品的自由流動
資金購買生產工具 生產工具製造商品
再以商品交易更多財貨(資金)
而形成資本主義的市場循環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適用於職業棒球的運作上
母企業有更多資金 就能建構適合的訓練環境和簽下有潛力的球員(生產工具)
訓練(製造)更多優秀球員(商品)之後 按理就應該能把他們交易出去
換來隊型欠缺的球員 而從交易中獲得球隊想得到的利益(勝利與票房)
母企業又可以得到更多資本 就職業運動來說就是廣告效益
(廣告效益事實上就是消費社會獲得商業利益的主要手段)
成熟的職業運動本身就不是看帳面上的票房收益
而背後的商機(好比某公牛的賣鞋哥)才是真正的獲利
資金流動就是市場運作的關鍵
當政府訂下這種法令 就是打擊市場自由 扼殺經濟發展
同樣的 職業運動不允許球員自由流動
讓各個有志難伸的球員坐困板凳 也一樣扼殺聯盟的發展
很多人的爭議在於資金/球員的自由流動
會導致小企業/小球隊的衰弱
這是看到一時的表象所迷惑
卻忽視整體環境現實需要的開放與自由
而且這些限制也是造成強者恆強 弱者恆弱的後果
看看統一稱霸 和兄弟衰弱 正是因為自由球員市場不流通的結果
因為沒有自由球員制度能使他們得到更好的利益
一生一次的選秀決定球員的前途 再也沒有補救的機會
這樣只是造成小球隊更簽不下球員 大球隊更強的後果 對整體職棒不利
當自由球員制度成熟
小球隊選中的球員也能期待轉入大球隊爭取更高待遇的機會
自然會使人才投入職棒的意願加強
而且也增強球隊培養球員的用心 就像光芒隊的農場
對整體職棒自然是極有利的正面發展
看看這個金控法扼殺了多少金融業轉投資的機會 職棒投資只是冰山一角
固然能阻止金融業的錯誤投資 但可受到金融業投資而繁榮的產業也因此絕望
這就是某些人口口聲聲說大環境不好的真正原因
政府管制交通的方法不應該是把出車禍的路口整個封死
而是設立交通號誌建立秩序
同理可證 不是以一句職棒的"強弱平衡"就限制球員的流動
應該是建立正確的制度 讓他們合理運作 如此才能真正振興職棒
建立在公平監督的市場自由 才是經濟與社會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