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家Ramos】
最近看到中信兄弟和義大的新聞,有些事不吐不快。
先來談中信兄弟好了,自從去年12月3日中信接手兄弟象之後,關於中信兄弟的新聞,似
乎很少有正面的,從一開始大部分球員談薪不順利,到其他三隊幾乎都把年度選秀會選進
來的新人簽下來,但中信兄弟卻連前三順位球員鄭凱文、謝榮豪、林威助都搞不定,再到
這兩天新聞傳出,新球衣因廠商布料不夠,有可能趕不上新球季,各界譁然,讓外界感受
不到中信重返職棒圈的企圖心。
簽不下新球員,和老球員談薪不順利,很大的原因是卡在「預算」,要知道,像中信這樣
的大企業年度預算通常是在前一年的年底之前就編列好的,而中信買下兄弟象的時間點是
在12月3日,也就是說,中信接手兄弟象之後,球員的薪水和簽下新球員的簽約金、月薪
,很可能是沿用「前朝元老」兄弟象的模式,說多少就是多少,沒有太多空間,所以才會
出現原有的球員不滿調薪,新球員不滿月薪或簽約金條件,所以遲遲不肯點頭簽字的狀況
。
然而,外界對於中信重返職棒圈,除了有很大的期待,同時也拿著放大鏡嚴格檢視,畢竟
中信母企業資本額龐大,但過去經營職棒球隊並不是很成功,所以才會抱持「繼期待又怕
受傷害」的態度,如今,大家不會管說中信是怎麼樣編列年度預算,只會管說中信是花得
起大錢的球團,為什麼連和球員續約談薪、簽新球員這樣的小事都辦不好呢?
中信接手兄弟象將近兩個月,「錢」的事情沒搞好,「球衣布料」的事也沒搞好,甚至連
懂棒球的行政團隊都還沒到位,重返職棒第一步沒踩穩,很難讓人期待接下來中信會有什
麼樣的大刀闊斧革新,舊有龐大象迷無形中將一點一滴流失,這是中信球團所必需正式的
問題。
義大球團也是如此,去年球季結束義大釋出大批球員就遭受不少批評聲浪,釋出林克謙倒
還好,但釋出只效力一年的黃偉晟、蔡森夫,讓人看不到義大經營二軍和培養年輕球員的
決心;接著,義大找回剛解約沒多久的教練黃光永,然後在沈福仁離隊之後,連忙將剛轉
為訓練員的徐育澄,又重新登錄為球員,最後,用一軍教練黃煚隆去接替義守大學棒球隊
職位,李居明回任,一連串教練、球員人事異動,讓人摸不著頭緒。
目前義大陣中有45名本土球員,如果扣掉因傷整季報銷的高國輝,總計44人,再扣掉一軍
25人名額,那麼二軍最多就19人了,而且這19人當中可能還會有傷兵喔,也就是說,今年
義大在兵源不足的情形下,二軍比賽很可能淪為雞肋。
毫無疑問,中信和義大母企業都是「富爸爸」,然而筆者在先前已經撰文過,經營國內職
棒球隊,母企業有沒有錢,和最終是否能成功經營職棒球隊並沒有正相關,有沒有心和是
否了解棒球產業才是關鍵,如果這一家企業再有錢,但不願在所屬的職棒球隊上多花點錢
、多用點心,那麼一切都是枉然。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496928#ixzz2rexSQC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