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網Google了一下,有找到原本的日文,但看了一下之後,
發現有些意思與這篇的中文翻譯有點落差,所以幫忙補充翻譯如下,
同時為了避免原文與我修改後的文章並列會造成大家閱讀的困難,
故本篇只會保留我翻譯的部份,翻譯文中的「我」是指原作者廣瀨健一先生。
文章連結: http://kenchannel.tw/msg-from-japan-friend-about-lo-hwa-wei/
※ 引述《miyamu (Decade好看)》之銘言:
: 這篇文章是我的日本友人廣瀨桑所寫的 透過我其他比我更懂日文
: 的朋友翻譯完成 有人需要這篇文章原文的朋友請在推文上告知一下
: 文章蠻長的請大家細細看完唷。有些出現???的地方是日文無法顯示
---翻譯文---
標題:羅華韋選手日本火腿測試不合格的詳細解說 作者:廣瀨健一
關於羅華韋選手此次的測試,與日本火腿球團的現況:
.「洋將名額已經額滿」= 若是不佔洋將名額,且有上一軍的實力,會想要簽。
.日職各球團的所屬選手上限都是70人,俗稱「70人名額」 = 不想亂簽選手。
.日本火腿隊的政策是「不用育成約簽選手」 = 想避免用育成約簽選手後,
又發現養不起來,反而會毀了選手。
有以上這三點是要先了解的,當中「洋將名額」與「70人名額」對羅選手而言,
是非常大的阻礙。雖然在幾年前,讀賣巨人隊曾經用育成選手約,
簽下了多名台灣年輕投手,之後又全部解雇這些選手,
但是日本火腿隊是做出「不想這麼不負責任的亂簽選手」之冷靜判斷。
我個人認為如果羅選手不佔洋將缺(像陽岱鋼那樣),應該是百分之百會被錄取的。
日本火腿隊找羅選手來測試的用意:
因為羅華韋投手是左投手,故日本火腿隊是以用來補強目前左投較少的中繼、牛棚為目標。
測試內容:
(以中繼上場為前提)假設目前是壘包上有跑者,而羅選手被派上來,
希望藉此測試羅選手會不會快速投球(在大聯盟稱為slide step),
譯註:快速投球(slide step)是指壘上有人,投手以較小、較快的投球動作來投球。
但不確定是翻譯沒有把日本火腿隊的要求告知羅選手?(看影片時有這種感覺)
陽岱鋼雖然是台灣人,但因為已經在日本待了很久,所以不需要翻譯,
或者是羅投手不會slide step。
以羅投手的投球內容來說,有球威,且變化球與直球也很有魅力,
雖然會想要期待他的未來發展性。
結果:
雖然是日語的微妙含意之評語,
但是借用栗山監督所說的話『這次就先放棄簽約』 = 不簽約,
很重要的是,這代表「並不是不合格」,且沒有否定近期內會再找羅選手來測試的可能性,
雖然是我個人的意見,我覺得比較傾向「無法判定羅選手是否符合戰力」,
日本火腿隊雖然提出「請以快速投球(slide step)的模式去投」之要求,
但不知道是翻譯搞不懂?(因為這句是和式英文)
還是羅選手不會快速投球?(也可能是會,但因為翻譯沒翻好,所以沒做)
以客觀的角度來看,不論是球的威力與控球能力,都是可通過測試的,
栗山監督也對羅選手的潛能有高度評價。
因為有很多投手在壘上有跑者的情況下會自亂陣腳,
所以我希望還年輕的羅投手,未來能夠多好好體驗一些細節的部份,
並且好好學習快速投球與牽制。
原訂要進行兩天的測試,在第一天結束之後,栗山監督就決定不簽約是因為他的體貼,
為了不佔用羅投手還能去其他球團測試的時間,所以立刻決定不簽約,
因為有通過其他球團的測試的可能性,所以我想應該有球團會基於他的未來性而簽約,
而這部份就是各球團對於新簽選手與育成的想法有關。
期待與嚴厲批評:
我希望羅投手在下次日本火腿的測試,或是去其他球團的測試時,
能夠以「接近實戰的自由打擊、或是實際的練習比賽」進行測試,
這次的測試會只到牛棚階段就結束,
是因為羅投手被認為不會快速投球(日本火腿的判斷),
所以判斷不需要進入練習比賽階段的測試。
雖然這部份能說是台灣=中華職棒(CPBL)所有的選手都這樣,
很多評語都是「雖然打棒球的資質很好,但實際表現很隨便、粗糙」,
投手雖然投的球很棒,但是守備很糟(完全不會牽制或快速投球),
打者則是打擊能力能在日職生存下來,但守備能力只有日本的高中生等級,
而這樣要與在NPB中「助拳人=外國人」的美國、多明尼加、中南美的選手們,
競爭「洋將」名額是不可能的。
最後有一點要特別說明一下,雖然有部份意見認為,
羅投手出席測試時的服裝影響其測試的結果,但我能說絕對沒這種事,真是無聊的意見,
如果羅投手的茶褐色頭髮違反規定的話,只要在通過測試之後,
染回黑色就好了(說起來,陽岱鋼也是茶褐色頭髮,
所以我想對於日本火腿球團而言並不是問題)
另外關於羅投手的球衣穿著之意見,其下半身穿的是日本火腿隊的球褲,
且因為沒有「無背號」之球衣,所以就沒有穿球衣了,
但這部份,我反而認為是日本火腿球團的疏失,
居然都正式發表羅投手來測試的相關新聞,卻沒有準備給測試者穿的球衣,
身為日本人,對此覺得有點失望。
---翻譯文完---
to 原始文章的作者,若您想改用我這篇的翻譯內容,可直接取用,不必私信問,
以上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