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一下體育署網站中的"振興棒球運動總計畫"
裡面有規定:
1、國際賽事依不同屬性加以分級
(1)第1級:奧運、亞運、經典賽。
(2)第2級:世界杯、亞洲杯、洲際杯,此類比賽如在國內舉辦則提升為第1級。
(3)第3級:非國際棒總、亞洲棒總等正式組織舉辦之邀請賽。
2、依國際賽事分級,第1等級之杯賽,以最堅強國家隊陣容參賽,代表隊陣容以職業球員
為主、業餘球員為輔;第2等級之杯賽,代表隊陣容以業餘球員為主、職業球員為輔;第3
等級之杯賽,以培養新秀為主組隊。
3、國家隊報名參賽以中華棒協為國際窗口。國際賽事依重要等級不同,分別進行組訓工
作。
(1)其屬第1級之賽事,須以最堅強國家隊陣容出賽者,以職業球員為主、業餘球員為輔
,由體委會協調組訓單位。並由體委會、中華棒協、職棒聯盟、球團與學者專家共組選訓
委員會,務期組訓最強國家隊,組訓過程隨時檢討處理相關問題。
(2)非第1級之賽事,以業餘球員為主、職業球員為輔,由中華棒協組訓,職棒聯盟全力
配合。
4、協商保險業者辦理國家代表隊集訓及比賽期間之運動傷害保險。
5、遴選社會甲組、替代役、大專甲組等優秀選手,組成國家儲備隊,施以長期培訓,以
積極為國家隊儲備優秀人才。
(四)建立國家隊組訓機制策略
1、體委會
(1)國際賽事依不同屬性加以分級。
(2)協商保險業者辦理國家代表隊運動傷害保險。
(3)組成國家儲備隊長期培訓。
(4)協調第1級賽事之國家隊組訓,確保戰力完整。
2、中華棒協
(1)為國家隊報名參賽之國際窗口。
(2)第1級賽事依體委會協調結果組訓,協助國家隊組訓工作。
(3)非第1級賽事之國家隊組訓,由中華棒協負責,職棒聯盟全力配合。
3、職棒聯盟
(1)第1級賽事依體委會協調結果組訓,全力配合國家隊組訓工作。
(2)非第1級賽事之國家隊組訓,全力配合中華棒協組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