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家林煒珽】
播報員和棒球球評在賽前最常討論的一件事就是:『今天比賽要打多久?能不能三小時準
時結束?』投手戰是最快的,美國時間4月22號馬林魚和勇士就打了一場超快的比賽,只
花了2小時又8分鐘,馬林魚隊只用了天才少年費南德茲和守護神西薛克,勇士隊也只有兩
個伍德和卡本特兩位投手上場。為什麼這場比賽這麼快?因為兩隊只打出7支安打,只得
到一分,而最大的關鍵,就是兩隊一共吞下了28次三振,也就是說有將近一半站上打擊區
的打者,最後看到國王的笑臉。
這場比賽具體而微地展現出大聯盟當今的趨勢,就是三振數的增加。過去七年大聯盟的三
振比例年年創歷史新高,今年四月份的三振比例更突破21%,比去年的19.9%還高出一大
截。球迷看球,往往是希望看到兩隊對轟到天崩地裂,有重砲,有防守美技,這樣才有戲
。投手戰雖然是播報員的快樂,但卻是球迷的痛苦。
美國運動畫刊的棒球作家席安(Joe Sheehan)對這個現象提出憂心之論,他認為這樣低
得分、高三振的比賽,將會使棒球的受歡迎程度進一步受到打擊,也違反當初棒球發明時
的精神。大家覺得球迷比較想看到一個不熟悉的牛棚投手出來,劈哩啪啦用95英哩的速球
投一局兩三振一飛球,還是要看漢米爾頓在壘間造成一團混亂,或是普伊格的神魔二刀流
打法?
席安覺得如果放任不管,棒球將會進入第三次的死球年代(dead ball era)。大聯盟第
一次的死球年代終結在貝比魯斯手上,第二次的死球年代導致投手丘從原本的15英吋降到
現在的10英吋,以及DH制的出現,那我們現在要如何讓棒球比賽分數提高呢?我們得要先
知道原因。
大部分的專家認為大聯盟的打者改變打法,寧願用較高的三振率換取長打,是造成三振屢
創新高的主因(飛貓兄討論戴維斯的文章就引用了這類看法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511107)。席安有不同觀點
,他相信是因為投手的球速越來越快,以及投手的分工越來越細,才是造成這現象的元凶
。2013年大聯盟投手速球的平均球速(根據FanGraphs的統計)是91.7英哩,比2002年的
平均值快了近2英哩。在投超過50局的投手中,速球平均球速超過93英哩的達95人,平均
每隊超過三人,而在2002年時,這數字只有40,球隊有兩個火球男就很厲害了。
這些火球男中當然有天才小史、瓦蘭德等不世出的天才,但當然更多的是只要燃燒一局的
牛棚投手,一個星期可能只要上場兩三次,上丘後也不用配球,速球連發就對了。本季中
繼投手上場後平均用球量是17球,而這些專家的平均三振率是22%,厲害一些的牛棚可以
高到30%到35%,而頂級投手,像是勇士隊的終結者金布瑞在2012年甚至可以三振一半以
上的打者(今年略為下滑到47.8%)。從棒球發明到1983年這百年中,只有53位投手投球
單季局數超過50局以上,平均每局三振數超過1,但單單去年一年,這種投手就有52位。
而且自從八十年代後期牛棚分工開始流行,一局投手大幅增加,也讓七局後的三振率大幅
超過前六局,去年七八九局的平均三振率都超過20%,而第九局更達到誇張的24%,而前
六局中只有第二局的三振率超過20%,球隊在選秀會選投手時,第一個看的往往是球速,
也讓更多的強力投手有大聯盟的機會。
為了拯救大聯盟的進攻,有人提議改變用球,讓球更會飛,但要記得公諸於世,免得日本
職棒事件再現。也有人說可以把投手丘往後移,但這可能會讓投手的手臂負擔更加重,不
要忘記從今年已經有16位大聯盟投手動湯米強手術了。
席安認為最可能的解決方案,其實是在裁判的好球帶。現在棒球規則的好球帶其實是死球
時代後改良過的版本,而很多時候我們常常看到離好球帶還有兩英吋的球,主審都在拉弓
。根據統計大聯盟大部分裁判的好球帶,比九宮格都更短更寬,也讓投手有不公平的優勢
。如果大聯盟願意重新教育裁判的好球帶,將好球帶的範圍縮小,會逼使投手得注重控球
更甚於飆球速,也讓打者和投手的實力能更平衡。不這樣的話,席安半開玩笑地預言,有
朝一日我們會看到投手的三振率達到25%的。
【2014/5/5 聯合新聞網】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51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