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liczone (C'est la vie)
2014-05-08 12:29:00※ 引述《iversones (冷熱之間)》之銘言:
: 我比較好奇的是台灣其實打棒球的人口數不多
: 我周遭的人看職棒的就不多了,更別提拿手套傳球
: 台北能打球的不過就是河堤的空地和簡易球場(中南部不知道)
: 台灣棒球根本沒有向下扎根過,就是少數菁英在玩棒球
: 不過就是靠著去年的熱度讓棒球再受到注目而已,
: 為什麼這樣就覺得可以擴大球隊數目,其實台灣棒球,
: 的體質跟過去一樣完全沒改變,還想搞對岸市場,台灣自己的體質
: 都先天不良,後天失調了。
這根本是個假議題,以台灣目前有打球的球員來說八隊絕對足夠啦,每年畢業這麼多
球員是假的嗎?但是為什麼台灣棒球還是起不來?
很顯而易見
問題就在於有多少熱愛棒球而且懂得經營願意經營的人
以現狀來看,目前四隊的制服組在吸引球迷進場這塊有幾隊是合格的?
Lamigo - 這應該不用講了,大家都誇獎
中信兄弟 - 目前看起來也沒啥作為,有做什麼是以前兄弟象時代沒有的嗎?
統一 - 就是個公務員球隊,有做任何行銷嗎?小小郭這麼大咖回來有起到什麼作用?
球員福利好,但對球迷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義大 - 這就不用講了,最出名的我想應該就是領隊空謝自己了
光目前這四隊就只有一隊還不錯,就算擴編到八隊,是能期待有幾隊做的好的?
先找到願意出錢而言願意經營的老闆吧,不要老是怪球員不夠,每年還可以釋出這麼
多球員,現在卻說球員不夠,這邏輯不對吧
無法吸引球迷進場,就沒辦法賺錢,就不願意多花錢,更難提高水準。不就是一直陷
入這迴圈當中嗎
要吸引球迷很難嗎?國內外這麼多範本給你抄了,還抄不好,單純就有沒有心而已啦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2:35:00統一集團比起日職企業母體來說也算是很大的,但棒球投入成本是任何一支日職球隊的不知多少分之一而已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2:37:00只能端出路邊攤和陽春麵,就不要期望自己可以有麥當勞獲利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2:38:00拜託,塞滿一個一萬出頭的球場你還要多大市場?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2:39:00票價都只有人家十分之一了,還是塞不了幾個人啊
作者:
eliczone (C'est la vie)
2014-05-08 12:40:00光小曹回來就多吸引多少人了 不要找這麼多藉口 球迷不是
作者:
eliczone (C'est la vie)
2014-05-08 12:41:00白癡 你什麼都不做 那我幹嘛進場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去桃
不過我上週連進兩場台南後有點同情統一了 台南球場已經
作者:
zhutou (zhutou)
2014-05-08 12:42:00之前不贊同擴增球隊就是怕接手的老闆都沒心要經營 例:XXX但自從米糕改變經營方式之後 我反倒希望擴增球隊 只是前提
作者:
zhutou (zhutou)
2014-05-08 12:43:00就像這篇原PO說的 先找有心經營的企業 再去擴增
只是統一大概也無法說搬離台南就搬 只能期待新球場了吧
作者:
zhutou (zhutou)
2014-05-08 12:44:00如果各隊老闆都有米糕的經營心態與理念 那戰績就不會是進場
作者:
zhutou (zhutou)
2014-05-08 12:45:00的唯一因素 新球隊也不用擔心戰績影響進場意願
作者:
jfy (天之子)
2014-05-08 12:46:00新球團加入是否「有心經營」要如何檢驗?空頭支票人人會開,但
作者:
zhutou (zhutou)
2014-05-08 12:46:00反倒可以多練練很多新人
認養整修球場提升硬體是最基本的吧 還有球員薪資福利
作者:
jfy (天之子)
2014-05-08 12:47:00後續不實現,聯盟敢/能把新球隊趕出去嗎?另外票房與戰績脫勾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2:47:00有時想想真好笑,台灣人花個十幾億蓋蚊子館不心疼的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2:48:00花個兩三億改進棒球場卻捨不得
LM成功是成功,但統一付出顯然比LM還多,要說統一沒付出,根本不公平
作者:
jfy (天之子)
2014-05-08 12:48:00的典範應該是日職橫濱DeNA吧,戰績墊底但進場人數成長率是央聯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2:49:00你要看是甚麼多,統一薪水出得多當然該鼓勵,但從大方向來看
作者:
jfy (天之子)
2014-05-08 12:49:00第一,全日職12球團也只輸東北樂天。
新竹大概沒救了 看能不能打掉重建吧...場地狀況太差了
作者:
eliczone (C'est la vie)
2014-05-08 12:50:00所以就認清事實吧 是沒人想要認真做 而不是沒有人才可用
作者:
Ec73Iwai (( ̄□ ̄|||)a)
2014-05-08 12:50:00要看國際水準怎樣定義吧 以前的水準還更差觀眾也沒比較少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2:51:00那把世博台灣館的錢通通拿去蓋球場都有剩咧
作者:
eliczone (C'est la vie)
2014-05-08 12:51:00迷在球場裡面願意掏錢 而且還想要繼續來才是重點
作者:
Ec73Iwai (( ̄□ ̄|||)a)
2014-05-08 12:52:00eli正解 實力是因素之一 但不是絕對
我到現在還是對於台北市沒一個國際棒球場感到匪夷所思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2:52:00這麼說吧,我花個日幣一兩萬去東京巨蛋看一場球我甘願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2:53:00但是如果是整體觀賞體驗惡劣的東西,花台幣三百我都不願意
棒球興盛的國家首都球場不是有歷史要不就是整個國家數一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2:54:00台灣球員的水準我覺得已經不錯了,但硬體軟體都待加強
數二的好球場 斗六這種地方球場比首都球場好這麼多 我看也只有台灣搞的出來
作者:
Ec73Iwai (( ̄□ ̄|||)a)
2014-05-08 12:55:00這種問題的確就是多方面的 硬體就跟政策有關了
作者:
Ec73Iwai (( ̄□ ̄|||)a)
2014-05-08 12:57:00我也覺得很妙 就算是政見端牛肉芭樂票好了 北市也不太會把蓋球場當作賣點之一
不用當賣點啊 當初台北球場容量16000 至少還台北人一座
同等級的吧 新莊剛落成時容量才7500 至於天母就懶得提了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00:00這可能世代問題,戰後嬰兒潮是台灣人文素養最差的一代等到對於生活品質與人文素養較強的世代取得經濟主導權在政治與商業上才會開始重視這一塊
作者:
Ec73Iwai (( ̄□ ̄|||)a)
2014-05-08 13:01:00不只是台灣 全世界的戰後嬰兒潮都有類似問題...日本前一陣子也有吵過這種話題
結果地都拿來炒地皮 現在才說沒地方蓋 啊廢話都被你賣完啦
作者:
Ec73Iwai (( ̄□ ̄|||)a)
2014-05-08 13:02:00"結果地都拿來炒地皮" 盲腸 你突破花生了!!!XD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03:00是沒錯,但台灣更嚴重,因為三十幾年的戒嚴,整個世代的思維都是封建式的
作者:
Ec73Iwai (( ̄□ ̄|||)a)
2014-05-08 13:03:00ILL讓我想到 現在居然有些人還想回到戒嚴... 題外話了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05:00恩 先不提這個了,總之,台灣的潛在市場是不容小覷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06:002300萬人口,GDP,PPP在世界上來說都算前端國家,結果職業運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07:00動比一些人口更少,產值更低的國家還要鳥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08:00如果不亂搞而是正常發展,職棒早年支持者現在都40代以上如果還帶著次世代加入,那麼整個產值會遠高過現在
而且中職還沒其他職業運動競爭喔 勉強來算也只有sbl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10:00其實也養得起,澳洲2千多萬人口,但大家都熱衷好幾種運動
但發展了25年才一隊落實屬地 中職也夠屌的 真的是我們有我們的玩法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11:00當然這更突顯中職的無能了...不過籃球更糟糕就是了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12:00不過中職老闆是台灣產業界的縮影,Cost down
其實幾年前的中職就是半職業 100場 二軍幾乎沒有
作者:
Ec73Iwai (( ̄□ ̄|||)a)
2014-05-08 13:13:00的確啊 草創時代的工時更長 水準更低都可以常常滿場了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13:00而且也有其貢獻,至少還是為了不能旅外的球員有個出路
韓職以前跟中職半斤八兩 可見我們這種新生富國都這樣
作者:
Ec73Iwai (( ̄□ ̄|||)a)
2014-05-08 13:14:00但老實說官場這桶臭醬缸 能看到近兩三年的復甦還頗為意外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17:00連國家都覺醒的更早,更早民主化,更早朝向品牌導向而非低階生產導向靠我又扯遠了
韓職覺醒後直追日職了 看我們能不能趕快覺醒追上韓國
所以中職阿 請加油 要賺錢就要先投資 不是空等人進場
今年只打1/5 人數已降到跟去年一樣了 全年保5200
把球場維護到職業等級 台灣是反過來 球迷都不進場 所以我不投資了 真是本末倒置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19:00話說其實四隊可以爭對對方的優點來改善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20:00統一的薪資福利,LM的屬地主義,義大的噱頭,中象的狂熱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21:00它們應該是要把餅做大,而不是永遠只想靠路邊攤低成本回報相對高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22:00ㄟ...我是很努力要找出優點來....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23:00中職有個兩三千基本盤,真的是靠熱愛棒球的國民施捨的
隨便擺張辦公桌上面舖張綠布就開賣 又不是在逛跳蚤市場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25:00早年你用溫情主義共體時艱愛用國貨還說得通,但是看看大同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14-05-08 13:26:00家電,如果還是很鳥的話,早就消失了,要活就要變革
作者:
RELIFE168 (RELIFE168)
2014-05-08 14:42:00統一付出比LM多?不好意思齁 實在讓人無法感受的到職棒經營付出不是單指隊球員薪資而已 更重要的是要以球
作者:
RELIFE168 (RELIFE168)
2014-05-08 14:44:00迷為核心 辦活動 優化場邊設施 高薪留、聘有能力的球員
作者:
RELIFE168 (RELIFE168)
2014-05-08 14:45:00增加比賽精采度 一切都是為了球迷 球迷肯定了 自然會進
作者:
RELIFE168 (RELIFE168)
2014-05-08 14:46:00場 購買、蒐集球隊產品 球隊也會更有資金和動力經營
作者:
RELIFE168 (RELIFE168)
2014-05-08 14:47:00反之 則步入興農化和兄弟化 甚至最近的義大(空謝)化
作者:
RELIFE168 (RELIFE168)
2014-05-08 14:49:00以前LA new年代 雖然我支持它 但沒進場動力 因為各隊都
作者:
RELIFE168 (RELIFE168)
2014-05-08 14:50:00一樣無聊 要不是有支持的球員(鋒哥) 可能連中職都不看
作者:
RELIFE168 (RELIFE168)
2014-05-08 14:51:00但LM新創舉(尤其是全猿主場) 4/4桃園開幕戰就搶內野票進去了 光事前的宣傳我就被吸引了 更不用說現場的感動
作者:
RELIFE168 (RELIFE168)
2014-05-08 14:52:00即使身為高雄人 寧花10倍錢去桃園看1場 也不想浪費100元
作者:
RELIFE168 (RELIFE168)
2014-05-08 14:53:00進澄清湖打哈欠、等散場
靠,幾隊是看有多少打球的球員喔,那美國不就100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