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台灣真的有能力獨自撐起八支職棒隊嗎?

作者: blackwoods (黑森林)   2014-05-08 20:05:12
※ 引述《Kuokenken (8合1軟膠囊)》之銘言:
: 這邊想討論的並不是現在正在熱戰的那個「兩岸合組八隊」的聯盟
: 而是中職有沒有能力將現存聯盟單靠台灣棒球人才擴增到八隊?
: 會想問這個是因為在許多推文及發文中,似乎可以看到不少人對中職擴隊很樂觀
: 甚至到認為單獨撐起八隊也沒問題,這總讓我覺得會不會有點過度樂觀了?
應該是這樣說 有點把因果顛倒了
現有人力以業餘加上城市隊或者退役球員等等
要在組個兩隊或者四隊不是問題
(二軍當然會缺人一點)
不可避免的 實力畢竟會有差
短期內比賽可能會出現人力不足的問題
因為增隊從來就不是為了"消化多餘人力"
而是製造更大誘因 讓更多人才願意投入棒球員
也就是這是建構在台灣體育環境發展之下
舉個例子 以各屆高中棒球聯賽為例
職棒1990年開打 1991年(職棒二年 民國八十一年)
當時分成硬式組
http://goo.gl/WuBdUL
共十隊參賽
十二年後 2004年(職棒十四年 民國九十三年)
改分成木棒組
http://goo.gl/Jy895l
共二十三隊參加
九年後 2013年(職棒二十三年 民國一百零二年)
http://goo.gl/5i6Kzh
全國共三十九隊參加
可以看到這二十年間
幾乎是以十年為一世代球隊數倍增
當然中間球隊有增有減 但是職十四左右時期
大約是6~10隊的規模(合併初期)
反過來說 現在又只回復到四隊
等同職棒元年規模 高中參賽隊伍數卻是四倍
(球員數也是至少四倍)
如果遲遲不打算增隊 非常有可能影響到小球員繼續挑戰的意願
即便有旅外可以挑戰 但實際上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旅外
就像早期也有國訓隊 卻不是每個人都有保障出路
自然青棒隊伍數過了幾十年(假設從所謂的紅葉金龍少棒開始算)
增長幅度卻不如這二十年的變化
當然 站在老闆的立場會想 開玩笑
要等十年才能夠湊足我想要的球員
那這十年我要賺啥? 這就是行銷跟營造氣氛的問題了
也就是這幾年Lamigo嘗試做的轉變
比實力比表現 現在MLB轉播這麼多
觀眾眼睛利得很 自然很難跟最高層級相比
那麼 我就給你電視上"看不到"的東西
來滿足消費慾望 就算比賽偶爾可能有不好看的時候
(失誤啦 先發炸裂 牛棚提油 每隊總有一兩場會出現)
但是至少觀眾會很滿意"來球場看球"這件事
當然每個球團嘗試的方向不同
米糕也只是其中一種 四隊各自努力
但如果期待一組隊就要實力超強奪冠軍
才認為能吸引球迷 那只能說這思維...還有待進步
作者: bbsccr (bbsccr)   2014-05-08 20:14:00
你突破盲腸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