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536996
台灣棒球要好,全面提升實力,可以很簡單也很複雜。如果主事者願意改變思維,以整體
面真正來考量如何提升棒球水準,台灣就有機會順其自然地真正成為棒球強國。
反之繼續用目前過時的思維與形式,台灣棒球頂多就是如此,就算亞運拿金牌擊敗韓國,
我們都心知肚明,完全不代表台灣棒球水準已超越韓國。台灣派職棒球員痛電泰國10分或
20分有差嗎?金牌除了對努力打球的球員、教練本身是肯定,及擦亮一下體育署官僚們的
面子或政績外,對台灣棒球沒有太多實質正面意義。
新思維的主軸非常簡單,事在人為而已,就是全力強化職棒的實力與規模,唯有職棒非常
茁壯,才是台灣棒球水準全面提升的開始。唯有職棒好,所有基層業餘的發展才有希望,
有更多人願意從小從事這項未來非常有前途與錢途的運動。
職棒不好,基層訓練再多好手也只是逼他們旅外發展而已,台灣又走回頭路。
政府若要幫助職棒,可以做很多事。或是若都不想做,讓職棒自己發展,也最起碼不要做
扯職棒後腿的事。體育署可以有千百種堅持一定要某幾位職棒球員打亞運,但這些球員十
分珍貴的職棒紀錄,乃至球隊的冠軍(及相關各種可觀收益等),體育署用再多的金錢也賠
不了。
體育署要做的事很簡單,第一,針對棒球將亞運改列為二級賽事,僅經典賽與世界12強賽
列為一級賽事。第二,一級賽事由須全力配合的中職負責組訓,其餘國際賽事仍由棒協負
責。第三,鼓勵更多大企業先投入門檻較低的業餘棒球發展。4. 全面檢討學生棒球聯盟
與棒協間各賽事的責任歸屬,讓基層不再多頭馬車,並徹底檢討挖角問題。
所謂真正的棒球強國如日本,經典賽只要職棒抓一批甚至抓三批球員都非常有競爭力。面
對亞運,只要業餘徵召一批菁英,台灣就算找職棒來也會怕,覺得很難打。面對青棒比賽
,只要甲子園組個明星隊,也不用特別花大錢培訓就能拿冠軍。
只要每個層級水準夠,面對國際賽事只要順其自然組一支球隊就有競爭力,不用搞一大堆
陪訓隊,不用把事情搞複雜。韓國棒球這些年為何會突飛猛進,急起直追?韓國職棒的紀
錄為何被大聯盟認可,更多韓職球員直接跳槽大聯盟?答案很簡單,就是全力茁壯職棒水
準與規模,那台灣呢?
幻想郭台銘、王雪紅或施振榮等大老闆馬上投入每年要燒上億元的職棒可能不切實際,但
何不先從業餘開始,讓台灣各大企業仿日本社會球隊先在業餘棒壇創造一個較勁舞台,真
正壯大業餘棒球,也能刺激職棒與基層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