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vendee (外面好危險)
2014-11-04 23:38:37這個討論串讓我想起了一個朋友的朋友的故事,
關於青春、熱血與足球。
〈先說我不是我朋友的朋友〉
他就讀於廣州的超菁英中學,有國高中部,男女合班。
雖然升高中還是要經過聯考,但大部分的人會留下
〈簡言之,同一等級的高中只能填一個志願,填完再考〉
意思是你的同學朋友會當六年,
更可怕的是,許多又選擇念中大〈中山大學,謝謝〉
在廣州就業,於是形成一個講粵語、同學網絡綿密的廣州菁英圈。
很多奇聞軼事,多年前學生時代發生的,
現在還有生命。所以我們有了題材。
他喜歡踢球,但跑得不快、反應不佳、控球能力不良。
低階棒球中,弱的人守外野;
歡樂足球中,弱的當守門員。
請記得,他們是男女合班。
他當了六年的守門員,多數時間看著這座有著民國歷史的操場,
同學在中場跑動。那時廣州的天空還很藍,
襯著同學們綠色的體育服,移動著的身影,恰好。
有一次,或許是因為太少球攻門,或者是注意力渙散之故,
一顆射門的球直擊他的下體。
並不是很多人注意到,他看起來也不是很疼的樣子。
後來有傳言,說他跑到旁邊拉開自己的運動褲,
檢視著自己的蛋蛋。後來大家私下都暱稱他「蛋仔」〈粵語〉。
後來他上了中大,故事講述者的我朋友去了北京,
彼此斷了聯繫好多年。「蛋仔」是不是還跟著他到中大呢?
他是不是到大學還踢球呢?
去年同學的微信群中,有人轉了則恆大的新聞,
有人問:文中提到的那個名字是不是他?
他回說:
是我,我的確是恆大的數據分析師。
後來朋友打了電話給他,問說要買封王戰的門票,
他說現在自己在天河主場有專屬包廂,
已經很久不買黃牛票了。不過他給了我朋友黃牛的電話,
說他沒入職恆大前,一直是跟這個黃牛買的。
※ 引述《thid5335 (0.0)》之銘言:
: 前面有很多文提到大陸的足球
: 想藉這篇和各位分享一下我對恆大的認識 其實恆大許多方面是很值得國內球隊學習的
: 雖然不諱言許家印會投入足球不是因他喜愛足球 而是由於他敏感的政治嗅覺(吧?)
: 但某種程度上和國內一些企業的想法應該不謀而合(?
: 恆大確實是因為花大錢而成功 但是在中超仍然有很多花了許多錢但很失敗的球隊
: 所以恆大的成功必有其可借鑒之處 天河體育場被稱為亞洲第一主場也可謂當之無愧
: 首先就是從當年恆大買下降入中甲的廣州隊說起
: 既然降級 那要網羅好球員更是難上加難 當然只能千金買骨 所以就高價引進國腳郜林
: 之後也買進鄭智 孫祥 等人
: 而洋將的部份也是以當時破紀錄的高價引進穆里奇 克萊奧 ...等人
: 才有之後的孔卡 巴里奧斯
: 試想今天如果有個第五隊投入 雖然或許在fa市場上買球員cp值不高
: 但如果他願意花這個前來買個招牌 (EX:火哥)
: 或許以後真有大咖 也能以高於市價的價格簽下
: 當然到現在恆大也快跟國家隊差不多了 隊內國腳如雲 未來有可能在cpbl看到這種情況嗎?
: 另外一點很重要的就是
: 把球隊完全交給專業的團隊管理
: 從一開始的教練李章洙到現在的里皮團隊 基本上老闆都不插手教練 完全放權
: 引援也有專業的球探團隊 不是亂買一通 這在國外是很稀鬆平常的事
: 但在中國卻很困難 很多球隊花一堆錢 卻沒有相應的成績 就是因為管理團隊不夠先進
: 個人覺得中職的球隊很多也是如此 交給專業經理人、專業教練團打理球隊這麼難嗎?
: 最後就是一些和球迷的互動做得不錯 包括每週的都會發布宣傳海報的文化之類的
: (這點中職已有lamigo可以借鏡)
: 也因此他們才有一直冠絕中超的超過四萬人的平均觀眾人數
: 或許恆大在亞冠的成功是因為強力的外援 但在中超的成功卻不能只歸因於此
: 而是長期更為科學而且先進的經營模式所成功的
: 在去年拿下亞冠後 更多大筆的贊助進入 廣告效益也直線上升 之後吸引馬雲巨資投入
: 都是早期投入後能夠收割的成果
: 此外恆大也花了很多錢在青訓上面 只是這個效果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到的
: 成績的部份今年也只是相較去年表現的比較不好而已
: 這跟買來的兩位前義大利國腳不若孔卡和球隊契合也有所關係就是
: 個人覺得恆大的橫空出世也連帶的增加了中超的刺激以及競爭性
: 現在的中超絕對越來越競爭 當然也變得更加像金錢聯賽
: 雖然也有上海東亞這種純依靠青訓而依然能排在前六的隊伍 但畢竟是少數
: (而且也要被上港集團買走了 明年也是有錢的球隊...)
: 提這麼多
: 也是希望CPBL能有一個類似的企業站出來 不管是現有的 或是未來可能的第五隊(?
: 只要用心投入 何嘗不會有成果
: 商業開發已經有Lamigo在做了 而且越做越好 希望其他球隊也能有所進步吧
: 否則永遠難以有明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