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原作者西門思,即bri大同意轉貼,這篇其實各種運動都有提到,挺有意思的,不
確定該發在哪,就以標題的三壘當作棒球相關文囉!
原文完整圖文網址: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4666
1988年在亞特蘭大舉行的民主黨全國大會上,來自德州的農業局局長Jim Hightower正在
慷慨陳詞,批評的對象是對手共和黨要準備競選總統的老布希。他說老布希是個像牙痛一
般的人,還說有個康乃迪克州參議員老爸的老布希,是個「生來就站在三壘上,還以為自
己打了一支三壘安打的人。」
幾個月之後,當老布希順利代表共和黨出馬參選總統時,民主黨的副總統參選人Lloyd
Bentsen再度引用這句話來批評他,他說:「就像另一個德州人說的,George生在三壘,
還以為他打了一支三壘安打。」六年後,同樣在當年大會上發表演說,後來成為民主黨德
州州長的Ann Richards,又曾在1994年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再度引用同一個比喻,說
整個Bush家族「全部都生來就站在三壘上。」
那不是這個比喻第一次出現在大眾面前,1986年12月14日,芝加哥論壇報曾經報導,NFL
達拉斯牛仔隊教練Barry Switzer曾經這樣說過:「很多人不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壓力。
有些人生來就站在三壘上,結果終其一生還以為自己打了一支三壘安打。」那時Switzer
教練用這句話來說自己生在貧窮,所以不在乎連敗的壓力。
從某種角度觀察,運動和政治其實有著微妙的相似關係,這一點,或許美國歐巴馬總統曾
經在一段訪談時解釋過。2012年選舉前夕,當NFL費城老鷹隊和紐奧良聖徒隊的比賽中播
出他的訪談時,歐巴馬總統比較了運動和政治的不同:「保持專注,不要被你自己的興奮
或是批評所分心。」
歐巴馬說:「說實話,就像運動,政治中我們都是凡人。我們會犯錯,有時候我們又會有
不錯表現。但是重點是專注於你所作的。在運動界,那就是贏得冠軍。有趣的是,在政治
界,那不是贏得選舉,而是確定你有為投票給你的人實踐諾言。」
歐巴馬總統這段話說得冠冕堂皇,每個對運動著迷的人應該都能體會他在說什麼,這就是
為什麼政治人物特別愛用運動作為比喻的緣故。根據Jeffery Scott Mio在其所著的「隱
喻與政治」(Metaphor and Politics)一書中寫到:「政治溝通的核心,就是政治人物
使用隱喻或象徵喚醒大眾中潛伏趨勢的能力。」因此,透過運動作為比喻,更能夠讓目標
民眾更能理解政治人物想要傳達的訊息,並喚醒他們的認同感及支持,達到政治溝通的目
的。
當然,選擇什麼樣的運動作為比喻也很關鍵,這種運動必須是目標民眾熱愛的,這樣他們
才能有所投射,而且也必須是他們所了解的,這樣才不會有隔靴搔癢之感。因此,對於英
國政治人物來說,用板球來比喻是很常見的,而對於澳洲的政治人物來說,拳擊術語是個
好的比喻對象,至於加拿大的政治人物,曲棍球術語是最好的素材。
在台灣,棒球是政治人物最愛拿來比喻的運動。有人用棒球來比喻對於選戰的信心,也有
人用棒球規則來比喻心中不滿,有人用棒球來比喻政績願景和施政能力,當然最常見的,
則是將提名候選人全數當選稱作是全壘打。另外,也有人會用籃球來比喻逆轉戰局的雄心
。
而在運動風氣興盛的美國,依據哈里斯民調公司(Harris Poll)在2013年底所作的民調
,如果只能選擇一種運動,46%的美國人認為美式足球(大學和職業合計)是他們的最愛
,棒球以14%居次,而籃球(大學和職業合計)則是13%。因此近代的幾位美國總統,為了
能夠掌握民眾的心,都可以說是善用運動比喻的好手。
曾經在1994年穿著阿肯色大學夾克,手拿籃球登上運動畫刊封面的柯林頓總統,據說是個
狂熱的籃球迷,許多人相信他是第一位親臨大學籃球比賽現場觀戰的美國總統。1999年三
月,當要解釋他在連任後對科索沃採取軍事行動時。「我再說一次,這不是像灌籃(
slam dunk)。」柯林頓總統說:「這是一個困難的問題。這是一個困難的決定。我相信
我採取的立場,是許多糟糕選擇裡面最好的。」
在柯林頓之後當選美國總統的小布希,曾經是MLB德州遊騎兵隊的老闆,也常常到遊騎兵
隊主場觀戰,因此他在執政時常常使用運動比喻,比如說他常說:「我將全力衝刺到終點
線。」
而2006年期中選舉時,當民主黨看來氣勢大好,小布希總統則警告對手不要太早就得意忘
形。他說:「他們已經在達陣區手舞足蹈,但是他們還沒達陣得分呢。」小布希總統也常
利用接見職業球隊冠軍的機會說出一些比喻,比如說當他在2006年接見超級盃冠軍匹茲堡
鋼人隊時,就曾說:「他們說你們沒有機會,我大概知道那種感覺。」
但是不論是柯林頓或是小布希,要說到運動比喻,大概都比不上有著運動狂熱的歐巴馬總
統。出身芝加哥的歐巴馬,從未避諱自己是死忠的白襪迷(MLB)、公牛迷(NBA)和熊迷
(NFL),因此他對於這些運動術語,可以說是信手捻來。
去年11月,歐巴馬在記者會上承認他得對健保改革(Affordable Care Act)所產生的困
擾負責,他用上了美式足球的術語形容:「如果我掉球(fumble),我會等待直到下次進
攻,然後我會盡我所能地去奔跑,幫助球隊。」歐巴馬說:「所以,你知道,最終我還是
這支球隊的領袖。我們的確掉了球。而我要做的就是確認我們有解決問題。」
今年五月,在接受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訪問時,歐巴馬用棒球
回應人們批評他的外交政策過於軟弱:「偶爾,球會投進本壘板紅中,你可以揮出一支全
壘打。但是你不會每球都揮擊。」
稍早之前,他在菲律賓也說過類似的話:「你會打出些一壘安打,你會打出些二壘安打;
偶爾我們也許可以打出一支全壘打。」他說:「但是我們持續把美國人民和我們在世界上
其他夥伴的利益擺在前頭。」
而歐巴馬在2012年一場有退休和現役NBA球員出席的募款餐會,用鮮活的比喻不但激勵了
台下的來賓,更在瞬間拉近了台上台下彼此之間的距離。
「現在我們在第四節。」他說:「我們領先幾分,但是另外一邊來勢洶洶,而且他們打得
有點髒。我們隊上有幾個傢伙有犯規麻煩……我們還有幾個傷兵。」在此同時,共和黨人
「還想醞釀最後反攻。」歐巴馬說:「我會說離比賽結束還有七分鐘。」
「沒人比Michael (Jordan)更知道,如果你有一點領先,而比賽還有七分鐘,那就是你
甩開對手的時候了。」死忠的公牛隊球迷歐巴馬說:「那就是你得阻止他們所有氣勢的時
候,你不能讓他們有點起色。你不會給他們任何希望,因為他們會據此反攻。你不會讓他
們有從中場幸運一擲的機會……你用盡全力,給他們迎頭痛擊。」
他說:「你也許會把Pippen和Jordan放在前場,做點防守陷阱。讓Horace(Grant)上場
……你不會放鬆。那是公牛隊如何贏得六座總冠軍的方式,那就是我們如何贏得這場選舉
的方式。」
當然了,不管是什麼樣的運動比喻,都必須確定傳達訊息的目標可以確實聽懂,才算達到
了溝通的目的,這時候就要小心因為文化隔閡,造成無法有效傳達訊息的問題。
當美國前國務卿Condoleezza Rice在被問到關閉北韓核子設備相關問題時,為了表示這個
問題需要更多耐心,她說:「這只是第一節而已,還有很多時間。」同一天,助理國務卿
Christopher Hill正在北京負責核子議題談判,記者追問他與北韓官員間的私下會談氣氛
,他說:「對於那些不是美國人的人來說,你大概聽不懂這個比喻。」他先如此警告記者
:「但總是三碼,三碼,三碼。然後總是第四檔進攻,差一碼,你做出第一檔進攻,然後
繼續三碼。」你可以想像北京的記者們對著這番形容一頭霧水的表情。
不過,即便一頭霧水,或許都好過不小心搞錯運動規則的糗態。2008年為了爭取民主黨總
統初選的勝利,希拉蕊來到了印第安納州的小聯盟棒球隊南本德銀鷹隊主場,當然她不會
忘記要應景地說點有關棒球的比喻:「我們得要把一些球打出球場,打出我們國家的棒球
場。」她邊揮舞著球棒邊說:「我們得要上壘,我們得要得很多分,我們要為主場球隊,
也就是美國這支球隊感覺很驕傲,這就是我們所屬的球隊!」
或許她沒發現,把球打出「我們」國家的棒球場,意味著對手擊出了全壘打。
西門思(Bri)的文章更新都在卡爾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KaLEL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