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黑豹旗是承繼甲子園精神其實我不太能認同,
兩者形式上跟精神上都相差蠻多的,以下簡單做個介紹。
甲子園是日本高校野球的全國性大會,可說最高殿堂。
分為春、夏兩回(不過一般講甲子園通常指夏甲)。
在日本高校生涯共有5次打進甲子園的機會:
高1=夏
高2=春夏
高3=春夏
*不過只有少數人像清原和博、桑田真澄等等能五次全部參加,
(另還有幾隻上古神獸因高中唸5年最多打過8次),
其餘大部分人都是只有第三年的春夏兩次機會能打。
而且在這之前還有地方大會、地區大會等關卡做為淘汰篩選,
隨便一隻球隊要進軍甲子園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以夏甲來說,就是47都道府縣加上東京都東西2隊及北海道南北2隊,
總共49隻隊伍能從地方大會脫穎而出到聖地參加甲子園。
而春甲的話,是以各地區秋季大會為主幹選出(春夏甲皆有設選考會),
就是以目前夏甲打完的情況,老的一批退了換新一批選手上來,
從8月起先打秋季地區預選,再來打9月的縣大會,然後是10月地區大會。
*以接近台灣大小的 九州地區大會 為例,
總共有主辦縣4校+其他縣各2校=共18校(秋)
(秋季大會在上個月10/25~10/30剛打完)
然後進入冬天,野球隊員平日練習之外,到11月還有每週六日的練習比賽。
不過12月~3月上旬間全國間禁止校外比賽(顧慮到寒冷地區高校的公平性),
到了3,4月又得開始打春季的地區大會或縣大會,
再來就是7月開始夏季大會的地方預賽,然後到夏甲結束為一年之循環。
相比於日本各縣市地區的層層淘選才能進入甲子園來說,
目前黑豹旗的打法只能算是全國大亂鬥的形式,
老實說跟日本春甲或夏甲的強度或精神而言都有段差距。
我認為剛開始推廣來說是還算蠻熱鬧的大拜拜沒錯啦,
但是等隊伍漸多的話,是該走向分區預選的方式比較理想,
不管整體推廣上或深度強化來講都會有比較正面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