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新要求被Google遺忘 敗訴
米迪亞老闆盼刪「涉假球」訊息
2015年01月22日
【劉志原╱台北報導】七年爆發職棒米迪亞暴龍隊假球案,球團老闆施建新(改名施允澤
)被起訴詐欺等罪,後來獲判無罪確定,他不滿至今上Google仍能搜尋到他涉假球案訊息
,引用歐盟「被遺忘權」概念,訴請台灣Google將輸入「施建新」或「施建新假球」後,
所呈現的建議關鍵字移除,但台北地院昨判他敗訴。
昨聯繫不上施男,他的律師徐志明說:「現在上Google仍可搜尋到施先生涉案資訊,侵害
他名譽及隱私權,施擔心子女、親友看到會誤會。」徐說,將另對美國Google總公司提告
。台灣Google昨回應「尊重司法」。
被遺忘權僅歐盟有
施男主張,假球案發生多年來,即便他已獲判無罪定讞,但至今上Google搜尋引擎,輸入
「施建新」三字後,就會跳出「假球」等建議關鍵字,而且還會搜到一堆當年他被查辦的
訊息,造成他名譽受損,因此提告要求Google移除這些建議關鍵字,以及相關他涉案的新
聞。
但法官認為,Google僅提供搜尋服務,並非資料庫管理者,無權刪內容。至於施男主張的
「被遺忘權」目前僅在歐盟實施,且施男所提資料不具體,因此法官並未論述此權益。
另外施男雖主張,依《消保法》規定,Google提供服務應保障消費者生命、財產等安全,
但法官認為,施男爭的是名譽、隱私權,非《消保法》保障範圍,因此也遭駁回其請求。
可上訴。
「又多一筆紀錄了」
熟悉網路搜尋運作的台北數位行銷公司董事長藍信彰指,民眾在Google輸入關鍵字後,
Google會從所有公開網頁抓資料,若當事人不想被搜尋到,應要求原始資料來源網站,移
除相關文字,而非要求Google移除。
記者昨在Google實測搜尋「施建新」、「假球」,出現施男涉職棒假球事件等訊息。《蘋
果》即時新聞昨報導此案後,有網友留言「現在他的名字在網路上又多一筆新聞紀錄了」
。
【報你知】被遺忘權
律師蔡文玲指,「被遺忘權」(right to be forgotten),是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2012年
提議的個資保護權力,2014年歐盟法院審理一名男子要求Google刪除他欠稅致房屋被拍賣
的舊資訊,認定個人基本權因個資公開而受損可行使「被遺忘權」,要求移除負面的個資
搜尋結果。
http://ppt.cc/D25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