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昨天張志豪感人的賽後發言,讓我想到了職棒場上的某些『情況』。
1 大比分差距的後段賽事,領先球隊發動盜壘 (前提是落後球隊投手野手捕手漫不經心,
一看就是有機可乘)
2 普通內野滾地球(或ㄧ般飛球),打者不全力衝刺,避免受傷。或是,已經有腿傷的打
者無法全力衝刺而看似慢跑。
3 美職投手必須親自上場打擊的打席,站的老遠不揮棒。(或隨意三揮空振)
4 為了爭奪防禦率王(或打擊王),故意跳過輪值或上場。
應該還有其他許多情況可討論,目前只想到這些。當然,昨天的比賽並非大比分差距的
條件。不過就上面這幾點來談:
1 記得有某職棒總仔(徐老師?)說過,職業球賽之所以沒有提早結束(除天候),就是因為
棒球場上的輸贏是等27個出局數。
2 我自己看漫畫《錢進球場》,裡面有提到一個觀念:職棒和甲子園不同,就是職業和
業餘的不同。必死滾地球或飛球不全力衝刺的原因,ㄧ是因為對職業選手的尊重(不會低
級失誤),二是職棒是以長期賽季來出賽,選手應以團隊與自身安全為最大考量(球員本身
為重要戰力)。
3 情況類似第二點。
4 這種叫『策略運用』?
題外話,如果昨天中心信是大比分差,而張志豪停在ㄧ壘是否能增加『正當性』呢?
棒球本身就是有著許多特殊規則的運動,在運動精神與策略考量下,好像會出現不少矛盾
?可能這也是看球,討論球有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