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有破董 剛好推文有些人不太理解為何拿他來比
實際上以王目前的評價用劉來比確實有點怪
劉芙豪在生涯的初期 一來當時環境不好 進來的有點晚
二來他青棒成棒並沒有太顯赫的國家隊資歷
所以兩相比較會覺得有點小看王的未來性
但從另一方面劉芙豪的中職生涯也算是很傳奇
可以說是中職少數有養成效果的選手之一
當時統一很缺野手 大概是看上他不錯的力量
先以三壘手選進來再轉任外野
而且他的外野老師之一是當時會隨統一練球的鋒哥
(這點現在回去看當然蠻詭異的啦)
在生涯首打席全壘打後他自己也奠定了全力揮棒的打擊型態
可惜的是以他的身材這種全力揮擊看在很多傳統教練中並不是太順眼
加上揮空率很高 所以累積了相當的打席後加上新的教練團容忍
才逐漸穩定先發地位 找到適合自己的打擊策略
當然除了總冠軍因為太大動作的慶祝
引來老學長鋒哥的經典名言
“他有很會打全壘打嗎?”
最代表作就是08年的sk飛龍復仇戰
統一前一年不僅被對方摳倒 而且由於預賽西武輸sk
對上sk統一不僅要贏 還必須贏超過三分
過程中統一雖然一度領先 但是因為許鋒賓的失誤領先只有兩分
下半局統一進攻無人出局一二壘有人 又輪到劉芙豪
即便是本場剛打過一發全壘打的劉 球評楊清瀧仍然認為
應該先觸擊推進換取二三壘 在高飛犠牲至少立於不敗
然而統一仍舊讓劉芙豪自由發揮 他也不負眾望的直接將小白球送上看台
在當時亞職日韓還會派出洋將以外的一軍陣容 而且賽前sk早放話要奪回冠軍
劉芙豪兩發三分炮無疑是十多年來讓台灣贏韓國最爽的一場正式交流賽
賽後總教練接受訪問為何不以戰術推進
“過去一年整季都沒讓他觸擊過,就沒必要在這時候要求他觸擊”
至於為何這樣的表現卻很少看到他在國家隊出現
生涯的初期他打擊並不穩定 同時彭政閔跟謝佳賢佔據了角落外野
而生涯中期剛好遇上張建銘在八搶三打出口碑 兩人取向類似而往往被捨棄
到了生涯末期又有陽岱綱 而且外野人材輩出也沒必要非他不可
印象中好像只有末代洲際杯有跟高國慶一起入選過
另外這兩年有感於年紀影響
季初都會自費到日本進行體能訓練
目前看起來似乎成效還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