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88012 (阿詞)
2015-12-01 15:18:05原文出處: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67/article/3584
《楊惠君:韓國人眼裡,如流水自然洩溢的台灣棒球》
第三屆徐生明全國少棒賽。本文圖片皆為楊惠君攝影。
首屆世界十二強棒球賽,韓國在四強戰驚天逆轉豪華陣容的日本、最終擊敗美國奪冠。再
一次,韓國憑那股「絕對不想輸」的強悍,扎扎實實拿下世界第一。台灣人對韓國始終存
在有些不以為然的情結,但若不試著從平心而論開始,就永遠難以看到對方的亮點和自我
的盲點,反覆在「好想贏」裡殘念。
韓國人有多強大的求勝心?此刻正在高雄美濃登場的「第三屆徐生明全國少棒賽」,首度
參賽的韓國少棒隊企圖心便充份展現。這是韓國棒球界對曾以蝴蝶球揚威韓國的徐生明一
種敬重與義氣,但情誼歸情誼、比賽仍是要「拿第一」,高規格派來代表韓國出征威廉波
特(LLB)的首爾聯隊;全隊三分之二球員比教練還高大,嶄新亮潔的球衣、背包,無論
練球、吃飯都紀律分明,軍容甚為嚴謹。雖因兩邊學制差異,韓國不少球員已相當台灣國
一生的年紀,最後取消複賽、改與台灣冠軍隊加賽一場國際友誼賽。
相較於七月間同樣在台灣舉辦旳U12世界盃少棒,日本教練寧可球隊輸球,硬是讓練球遲
到的小球員禁賽,不能上場打球的孩子在場邊痛哭,展現日本人格教育的執著。韓國人從
小灌輸孩子高昂的鬥志和自我期許,不也顯露出,他們近年在各項運動賽場中強勢竄升的
根基?更不要說,促進基層棒球發展上,韓國職棒聯盟(KBO)2013年起投注每年上億韓
圜,新加入的球隊也需捐贈200億韓圜做為基層回饋金。
應邀在徐生明盃執法的韓國籍國際棒壘球裁判崔致煥,經年在各地參與業餘國際棒球比賽
,對於亞洲各國的棒球球風如此比喻:
日本隊,永遠是禮貌第一。菲律賓,就是出來玩的。韓國人,一定要拿一。台灣..「就像
流水一般,自然而然流洩」。
「如流水一般」的隱誨形容,往好的一面想,台灣球隊不會為了求勝不擇手段、不會為了
形式失去趣味。往反向那面思考,也不會為了求勝超越極限的努力奮鬥、缺少了些以小搏
大的膽識和自信。這樣的性格,可能讓客人和對手覺得舒適;卻也常讓自己人扼腕。所以
台灣隊常常讓對手喜歡,卻總在球迷心裡留下遺憾。
崔致煥便有個「愛台灣」的妻子金志純,學生時代來台學習中文長達五年,這兩年更獨自
旅居桃園擔任導遊、專門帶韓國團,今年也替韓國隊擔任翻譯,夫妻倆藉此順道小團聚。
她形容:「每次到台灣,一進桃園機場,看到的台灣人臉上都流露出真誠和善良,就覺得
好放鬆,我太喜歡住在這裡了。」
在她看來,韓國人「求第一」的頑強,是近年「由貧轉富」的自卑反彈,「韓國人要面子
,一般人就愛拿住宅的地段、開的車子、穿戴的名牌來比較,社會眼光的壓力很巨大。」
運動比賽如果對上日本隊,因為歷史上被殖民的情結,更是一定要去贏,加上近年韓國棒
球選手成功進軍美國MLB,給民眾極大的信心,願意讓孩子去打球,期待有一天揚名立萬
。
在韓國,要讓孩子加入學校球隊,家長自己要負擔很高的教練費。此次韓國首爾聯隊的小
朋友來台比賽,球衣、背包、旅費等,也都是家長埋單,家長們還希望「比賽愈多愈好」
。
追求第一,做為韓國社會的價值,這個標準不一定要認同。但該佩服,這不是空談和口號
,從上至下、從專業領域到尋常百姓,都以行動支持。
相較於台灣,儘管棒球是最熱門的運動項目,國際賽一來,也渴求勝利拿獎牌,仍鮮少有
白領階級的家長願意讓孩子加入正式的棒球隊,更少有企業支持基層棒球。
不少發展棒球的學校是資源貧乏地區,組球隊多為提振或照顧弱勢生。如三年前成立棒球
隊的台東豐田國小,球隊取名「少棒之家」,便是為了照顧由偏鄉轉學和經濟弱勢的球員
,校方籌資蓋宿舍,供吃、供住,晚上還找志工媽媽和大姐姐來課輔;原本應允為校方募
資蓋宿舍的社團抽腿,校長還得以個人名義貸款,才讓棒球小選手有安身之處。
很多球隊,小選手都是一身不合身的舊衣,不要說出國、連到外地比賽也得四處募款才能
成行。金志純提到,在徐生明盃選手之夜,看到有小朋友拿針線自己縫號碼布條,十分驚
訝,先生崔致煥告訴她,球隊經費有限,孩子穿學長的球衣,所以縫上新的背號。雖然在
她眼裡,看到的是樸實純真,「小孩子打球,不必那麼光鮮亮麗。」
但我們的少棒故事,從紅葉少棒以降,數十年來千篇一律都是「貧窮傳奇」,勵志的背面
,也殘酷投射出,即便全民熱愛,卻從未扭轉一直以來棒球運動被視為底層運動的命運、
也從未真正提升社會對運動的重視。運動發展在台灣真如流水,得祈求天降甘霖(天才選
手)、產出台灣之光,才能攫取社會關愛的眼神。
連辦三年的「徐生明全國少棒賽」,在比賽裡加入小朋友英文作文比賽,並由台大棒球社
贊助給獎;今年更在選手之夜裡增加英文演講和小選手才藝表演,除了唱歌跳舞、還有小
選手演奏樂器。展現孩子們允文允武的才藝,企圖讓社會耳目一新;也讓孩子建立「好好
打球,也要好好唸書」的觀念,從小提高做為運動員的自尊和自覺。然而,這樣清新的少
棒比賽,募款都極度困難,辦了今年、不知還有沒有明年?
而社會具體行動和支持能量距離日韓有多遠?台灣棒球的實力和成績,便該距離他們有多
遠?
作者:
chenyw (chenyw)
2015-12-01 15:21:00少棒耶 又不是去打仗 老美也玩得很歡樂了啊
作者: farooq (farooq) 2015-12-01 15:24:00
不是很懂這篇邏輯..文中說韓國人很支持小孩子出外比賽不是很懂這篇邏輯..文中說韓國人很支持小孩子出外比賽但他們卻不喜歡承辦大型國際棒賽(因為票房不好)?所以是一種愛稱面子的支持 不是真心喜歡運動的意思嗎
這一篇就半真半假什麼都要裝一下博學制度.風氣.發展的健全度和社會支持是真的什麼個性論人格論心態論都是假議題 老年代的嘴砲術而已他國的民族性格脈絡 不是一個"朋友"或一兩件自我腦補的"事件"就能夠解讀理解得全面正確的 也沒有那個必要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格局.眼光和資源多少這些才是重點也很現實 台灣各領域現在就是不論格局和資源都輸人啊..
作者:
conbanwa (å±å±å±±çš„奶彈洨妹)
2015-12-01 15:31:00韓國的強大大家都看到啦 還在那邊仇 不去仇拿飛彈的
還會被那些人格論心態論唬得一愣一愣 或認為這些東西更改一下就可以逆天的才是傻瓜 那大家發展這麼久.體系搞得這麼複雜幹嘛? 21世紀了 這套該停止了
作者:
pounil (IOU)
2015-12-01 15:32:00不知道耶 那美國那種社區棒球台灣鄉民也是很羨慕耶
作者:
touyaman (とーやまん)
2015-12-01 15:33:00韓國不是不愛辦 很多時候都是不能辦
這就是了啊 日本韓國超認真 他們很強 美國輕鬆愜意視為生活日常 他們也很強 因為他們都風氣佳.制度好兩邊台灣都羨慕 所以關鍵在哪很清楚啊 XD
作者:
f88012 (阿詞)
2015-12-01 15:42:00覺得樓上的問題值得思考
作者:
darkdixen (darkdixen)
2015-12-01 15:45:00學習樂趣 而樂趣是贏
作者:
vint092 (MY)
2015-12-01 15:47:00台灣棒球是少數人的運動
作者: JT07 (jtwl) 2015-12-01 15:52:00
這篇很好啊
日本明明也把棒球視為生活日常了 = ="另外台灣不見得資源輸人,只是常把資源投注在沒意義的地方.
作者:
f88012 (阿詞)
2015-12-01 15:58:00台灣不患寡患不均
作者:
TllDA (踢打)
2015-12-01 16:00:00覺得美國小孩練球輕鬆無壓力 真的有去瞭解他們的學生運動?當我看到美國小學生 可以投出台灣大專乙水準的滑球時我完全不覺得他們是無壓力的練球
所以這更說明了那些關於他國心態性格的討論和"印象"常常都是錯誤或沒什麼意義的啊aki你說的不也是嗎 不管日本是否日常 沒人會否認他們的
作者:
NoPush (沒推)
2015-12-01 16:03:00水往低處流
"性格"和管理方式和美國有顯著的不同所以還是證明了當你看到一整個國家的發展的時候那些心理上的東西(而且多還是自己猜想的)根本不是重點
作者:
Kreen (æ¯å¤©è¦æ›´å„ªç§€ä¸€é»ž)
2015-12-01 16:07:00charlie01 +1 這篇根本腦補文+嘴砲......
它有一半提到社會風氣和發展的地方是對的啦...只是覺得個性論真的可以不必
作者:
maze226 (萱)
2015-12-01 16:11:00有些部分不錯 可是看不出主要訴求?
作者:
JJ66666 (J56)
2015-12-01 16:13:00就窮大方
作者:
dawnny (dawn)
2015-12-01 16:17:00LLB不是單一學校組成嗎? 還能組首爾市的聯隊?
打贏別人 人家開心打球 打輸就一堆這種檢討文難道人家天生神力 開心打球還能贏?
作者:
kauw (kauw)
2015-12-01 16:22:00用:台灣隊 只想吃鍋貼 不更貼切?
作者:
shpongle (LIONS 113)
2015-12-01 16:25:00台灣最強的就是那張 嘴
作者:
isaa (isaa)
2015-12-01 16:34:00台灣隊常常讓對手喜歡,卻總在球迷心裡留下遺憾-> 這句話Q Q
作者:
Ogrish (P幣歸零糕)
2015-12-01 16:41:00閱
作者:
suzhou (☂☁☁☁☂)
2015-12-01 16:52:00這篇觀點有點狹隘,只是我懶得說了………
作者: AStigma (為誰無盡寫江天) 2015-12-01 17:01:00
推查理大,比賽就是實打實的見真章,哪來這麼多精神感召
作者:
wisehuang (èªçœŸé»žï¼)
2015-12-01 17:08:00少棒就是讓小朋友產生興趣,抱持非贏不可心泰才不正常
資源豐富的家長小孩一堆才藝要學哪有時間打棒球資源貧乏家長放學留在學校打球待越久越好家長沒空管
講了半天結果結論還是一定要贏?看不出這篇文化主要訴求
美國少棒教練是家長請的,有過職業資歷大家搶著要,真以為打身體健康的喔?人家講究專業訓練不是痛苦磨練不代表不競爭
應該是說 日本和台灣的少棒 是家長支持小孩錯 是日本和韓國的少棒 是家庭和學校支持
作者: mazinger 2015-12-01 21:17:00
遇強則強 越弱則弱 反正都是輸1分 吃鍋貼
作者:
Joey818 (時代趨向和平 也不再振奮)
2015-12-02 00:23:00看完只覺得韓國人價值觀很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