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盜壘可以是讓有些長打能力較弱的人來增加長打率 也就是能讓短程安打變成長打
但若盜壘失敗 可能就會讓球隊損失得分機會 也就是變相的降低了自己的上壘率
而近代棒球較注重球員健康
為了不要因盜壘而受傷 導致球員盜壘欲望越來越低 尤其中職特別明顯
但是我又是特別喜歡看盜壘的人(尤其是在場邊喊盜盜盜真的是超爽DER)
也一直覺得以中職捕手的阻殺能力 不盜壘真的是對不起自己
因此我想來探討看看 若以中職為例
究竟到底多盜壘是傷害打線還是能增加打線破壞力呢?
為了要數據化 我將盜壘成功與否放入目前正夯的OPS之中
若要討論 就需要先解釋一下OPS (你是想騙P幣吧....)
如果你已經懂了 就直接看數據的部分吧!
OPS 就是攻擊指數 算法是上壘率+長打率
上壘率(OBP)就是每次上場打擊時能上到壘包的機率 這個大家應該都懂
大家比較容易誤解的是長打率(SLG)
長打率(SLG)就是 每次上場打擊 你自己能前進的壘包數目 也就是 壘打數/打數
舉個例 你今天第一次上來打擊 轟了一支全壘打
那你就是OBP 1.0 SLG 4.0 上壘率100% 然後上來一次推進了四個壘包
而再下一次打擊出局了 由於上次有上壘 而且推進了四個壘包
那你的累積數據就是OBP 0.5 SLG 2.0 上壘率50% 平均每次可以推進兩個壘包
至於怎麼把盜壘放進去OPS裡面
OBP部分 每盜壘失敗一次 就扣掉一次上壘機會
若盜壘成功則不影響
SLG部分 每盜壘失敗一次 則扣除一壘打數
這部分會有些許誤差 主要來至於二壘安打 盜三壘失敗 應該是要扣兩個壘打數
但我實在找不太到資料 就先將就當做大家都是盜二壘吧XDD
若盜壘成功一次 就增加一壘打數
而調整後的數據再加總就是加入盜壘結果的OPS
讓我先列一下現役盜壘累積盜壘前十名的數據
以下為生涯數據
球員 原OPS 後OPS 差距
彭政閔 .9498 .9621 .0123
王勝偉 .6862 .7099 .0237
張泰山 .8554 .8573 .0019
林智勝 .9321 .9463 .0142
鄭達鴻 .7578 .7572 -0.0006
劉芙豪 .7718 .7759 .0041
鄭兆行 .6993 .7056 .0063
張正偉 .8042 .8035 -0.0008
林智平 .6857 .7105 .0248
張志豪 .7547 .7733 .0186
由此可見 除了花花跟打鬨 其他人的OPS都是有上升的
若再擴大到20名
則會增加 黃仕豪(-0.052) 張建銘(-0.048) 林宗男(-0.042)
所以
基本上你不要是盜壘成功率太低 如大頭 火哥
或著打太好 如花花XD
只要維持七成左右盜壘成功率 都可以增加你的破壞力!!
另外再附上一些數據
完成生涯百盜中數據增幅的前三名是
大帝士(0.7757 > 0.8655 +0.0898)
闕壯鎮(0.6539 > 0.6932 +0.0392)
黃甘霖(0.6813 > 0.7169 +0.0357)
盜帥林易增是(+0.0117) 主要是成功率較低的關係(0.689)
還有就是賀亮德 雖然只有82SB 但增幅也來到(+0.0287)
另外完成生涯百盜的球員中
除了花花 打鬨之外 還有一個是負的 就是東哥(-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