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早期受日本影響ㄧ直有不動4番的觀念,又由於要保護第四棒,所以常擺出4、5兩棒
強度大於3棒的情況,如:
西武王朝:
3.秋山
4.清源
5.迪斯多藍
三商虎:1.康雷 2.林坤瀚 3.哥雅 4.鷹俠 5.仲秋
兄弟象:林易增 吳復連 李居明 王光輝 路易士
這樣的棒次排法,可是常常1局三上三下後,4棒上壘5棒點又可惜,所以漸漸觀念3、4兩
棒最強5棒次之,到這兩年雙箭頭觀念出來,2、3大於4也出現了,如鱒魚+普猴子,1棒擺
個高上壘或腿哥,往往首局就給對方壓力,以打席數來看2、3棒的次數也會比較多,如果
碰到最後拼逆轉時,2、3上來也多幾分希望,所以結論應該是3放最強的打者
用現在觀念擺當年三商,也許依序是
1.康雷 2.哥雅 3.鷹俠 4.林仲秋 5.童琮輝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