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分兩個面向
1. 成本效益分析不夠高
2. 中職入場門檻
就第一點來說,除非真的對職棒很有興趣
否則進軍職棒對企業沒有太實際的幫助
要找到60人的隊伍、球場、能配合發展屬地的市政府
一開始戰績會差、觀眾少、人氣低
這最直接影響的就是球團營收
對於大企業來說我就會覺得辛苦了一整年淨利可能只有幾千萬(非常樂觀推估)
即便ROI可能看起來不錯,但這樣的產值真的太小
何況即便是Lamigo 整套行銷跟屬地也是到第三年第四年才慢慢開花結果..
一般新進場的大老闆誰願意花這麼大的投資?
何況打不好還要被罵 中職整個聯盟也還很草創 在台灣看職棒風氣也不盛
假球的陰影也還沒完全走出來...這樣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真的很難吸引人
第二點
我記得要加盟第五隊要加盟金 還需要被審合
當然這些程序都是合理的畢竟可以幫忙過濾不適合的玩家
但無形間也是讓企業還沒進場就有成本支出@@
在中職還沒這麼大的議價能力的時候
這樣做無非是讓企業進場更為猶豫@@
第五隊第六隊固然很重要
但在那之前 還是希望中職可以先把完整的二軍制度弄好..
畢竟比起多一點隊伍增加比賽多樣性
如何能讓中職更體制化才是當務之急
以上一點個人看法..
※ 引述《sinon2mayday (公館金城武)》之銘言:
: 如題,感覺台灣的企業不太喜歡職業運動
: 業餘的話似乎會比較有意願,像是富邦國泰
: 感覺國外就很多老闆想要進場
: 之前快艇前老闆種族歧視
: 就一堆企業或合資放消息要買
: 台灣就算棒球的風氣好點了
: 也不太有人想玩
: 除非像是中職辜這種愛棒球又有實權的
: 經典賽後說有兩個企業想進 後來也不了了之
: 相對之下台灣玩職業應該不算太貴
: 可是還是不熱烈
: 或寧願選擇業餘跟掛名贊助
: 有什麼關鍵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