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si (專業酸民)》之銘言:
: 崇越是上市公司,賺多少賠多少都是公開的。
: 崇越一年大概賺8~9億。
: 一隻職棒隊,如果興農講得屬實,17年賠20億。
: 一年得賠1億多。
: 賺8~9億的公司賠得起一年1億多嗎?
: 統一超一年賺七十幾億的公司,賠這樣就唉背靠母。
: 8~9億的公司買個一年要花1億的玩具,
: 股東不跟你翻臉才有鬼。
職業運動這東西
本身能靠球賽賺錢是奇蹟...
尤其是棒球
或許100年前可以這樣營運啦
但現今企業會搞職業運動
很多是為了品牌行銷
像很多店家會在租金貴到爆的地方硬開一家店
例如潮巴克在機場硬是要開店
同理有些企業搞職棒 是變相的在廣告
所以對企業的盈利 沒辦法單純從球隊收益來看
此外
很多球隊有附加價值在賺
像是職棒商品 廣告看板 轉播權之類的
因此之前在看球隊老闆在用進場人數算營業額呼弄
就覺得非常可笑
當初兄弟飯店便當賣的嚇嚇叫
洪教主也不說是拜職棒所賜
說真的台灣職棒球隊經營跟美日兩國比
算是很輕鬆了
最貴的球場成本不用自己承擔
都這樣了
還不把餅搞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