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aaken (baaken)》之銘言:
: 以前看轉播 常會聽到球質這個名詞
: 這幾年 卻常常看到有人推文解釋說並沒有球質這種東西 是過時觀念
: 但之前新聞忘記是哪一個教練 卻又強調說球質很重要
: 請問各位專家 到底有沒有球質這種東西呢?
: 謝謝
球質並非過時的觀念,而是從盤古開天闢地以來有投球這項競技後一切論述發展的根源
簡單來講,球速是大眾比較能接受,實質能感受到,比較具體的一種球質概念
而所謂的球質,比較像是概括一切,且建立在一定的球速以上才能體現出的東西
這種速度大概是需要至少100~110公里以上,這是以速球而言
為什麼是速球呢? 因為速球是投手技術中最純粹的東西,也是最能比較的東西
同樣140公里的速球,假如出自五位不同投手之手,那就會有五種不一樣的質量
而球質比較多是從捕手的感受做出發點,打者則是分辨比較好攻擊或不好攻擊較多
以捕手角度而言,從投球出手到球入套這一整個過程都會是他的球質感受依據
這一整個過程包括了球速、尾勁(轉數)、角度、進壘點、位移,五大項構成了一顆球路
感受
至於所謂的重量,那是較偏重於打者的感受
捕手能體會到的是眼睛看到的球威,以及入套的聲音和扎實度
聲音還會依入套角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而扎實度,在提這項觀念之前還必須認識到棒球中一切球的重量觀念都是一種不存在的
存在
如接捕,有人接幾球就受傷,那是因為捕手無法確實接到甜蜜點,力量傳遞出現問題,
如此再強勁的球其聲音都會是沉悶而非響亮的
打擊也一樣,若擊不中有效位置,那就算是打擊場的球路打了兩三球也會雙掌紅腫
斷棒也是這麼來的,全端看力量的釋放是否有效
而這種有效的比率和球棒接觸面及球路位置、尾勁、角度等上述五項皆有關聯
因此所謂的球質重,可以說是該球路有大機會將使打者無法有效攻擊的俗稱
無法有效攻擊,自然就會產生出球路重的感受,這也是滾球型投手的存在價值
回過頭來看扎實度也是一樣的概念,該球路較會令捕手無法做出最有效的接捕,那捕手
自然會感到球路相對沉重
這種沉重通長是發生在高程差較大的球路,以及轉速快,球的位移量無法準確評估時
這時後,球質的感受自然就強大許多
而球質一直以來無法量化,也是因為其需要量化的環節太多太複雜的關係
不過球質是確實存在的,好比信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