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攻擊習性,兩場比賽下來,中職聯隊打線一是欠缺攻擊系統,人人自由發揮,這點和
12強時的狀況相似
比較好的一點是這次有選王勝偉和林智平這種上壘型球員
上壘型球員的好處就是受到打擊狀況影響的幅度小,因為他們的揮棒軌跡不像強打者需要
講求力量速度球感,得需更多的實戰調整才能達成
他們的打擊就只是掌握擊球點,平推,所以在這個時間點,相較其他中職打者才能有更好
的發揮
12強中職打者雖砲聲隆隆,但最欠缺的就是上壘型球員的助攻
也因為中職入選多半都是需要擊球感調適的大棒型,在這個時間點調整多半都還未到位,
然而這並非中職遭到慘虐的唯一解釋
其次是兩場下來的攻擊策略
一般職棒球員整季下來都已經有自己一套的打擊策略,不外乎就是先觀察,取得足夠資訊
後再作大膽攻擊
可這套對付季賽,特別是中職季賽,這種對手變化性不大的聯盟而言,選手似乎將這種「
觀察」積極性和「適應」性漸漸忽視了
簡單講,中職選手不重視情報戰,因為需要的情報往往已經足夠,而情報戰卻是棒球中非
常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國際賽而言
想當然耳這次也沒有情蒐,因此選手在觀察、適應到應對的環節就相對加重
可以看到這次打者一開始上來很多都是先等球看球,出棒也是將球跟到很後面才出棒,這
些動作都是打者在想辦法獲取足夠的應對資訊
不過遺憾的是對方控球精準,好球數往往走在前,加上看你揮空率高,配球就相對大膽,
當三振開始,投手信心增加,手腳更放的開,打者永遠只有處在被動
雖然也不是沒主動過,但這時的狀態主動實在太過凶險,一是調整不到位,球感不足以應
對,二是沒資訊,所以就算有主動往往也是吞 K
第三是日本投手特性,日投自古以來就是以製造揮空抓出局數的類型,而非投給你打的類
型,因此除非你的球感和擊球能力位在高檔,否則想靠蠶豆製造四壞、磨體力、獲取情報
這些事情是非常困難的
第四是日投的素質,90英哩以上具尾勁的速球搭配大幅變化球已經是基本配備,外加偶
爾幾個姿勢節奏特異的球員,因此打者想跟進再擊球,延後出棒風險就高的許多,因為這
時的速球效果會更好,對手也會多用
所以統整一下,第一身手不在季賽內,第二沒情報,第三應變力本身就差,第四擊球策略
上完全被剋,第五對手還是車輪戰,第六前五項你可能都具備也不一定能打好
想到這裡,中職只有吞十幾 K 已能偷笑
換言之,要如何才能達到與日投平起平坐的對抗能力呢?
就是把上述反過來看就是了
第一,身手要夠,狀態要夠,也就是實力要夠
第二,需要有足夠的情報縮短應變時間
第三,球員本身的適應能力也得夠強,也是實力
第四,擊球策略上得主動,大膽,這需要的是充分的自信,自信來源也就是綜合實力、情
報、心態三項的總和決定你自信的高度了
第五,避免車輪戰,換言之,就是在對方車輪止血前先行突破掌握度最高,最熟悉的那任
投手
第六,也就是聽天由命
總歸的來看,這些條件就是韓國打者所擁有的
然而我們差韓國最大的,也就是能勝日本的最後一步,那就是我們沒有投手能守住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