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itt (喜歡美食與運動(M))》之銘言:
: 中職這幾年的投手幾乎多是洋將天下,換言之找到夠力的洋投,
: 已經成為戰績好的先決條件之一,惡性循環便是各家球團寧可砸錢拼命請洋投,
: 也不願多多花錢花時間在養本土投手身上,問題是,
: 本土投手真的資質那麼差嗎? 還是只是球團不想培養的藉口?
: 自從小雞與嘟嘟以後,中職大概也沒有稱得上真正巨投型的先發土投,
: (所謂巨投型就是勝場與防禦率都名列前茅,且有辦法吃局數與必要完投能力)
: 甚至有些原本質還不錯的土投也在各家球團重洋輕土的政策下被糟蹋掉,
: 各隊洋將三個名額,他們都寧可請三個投手,甚至三個先發投手,
: 你想是不是連帶壓縮土投生存空間?
: 之前就有建議中職不妨縮減洋將為兩位,如此一來每隊就多一個機會給本土選手,
: 或許也會提高球團培育土投的意願,反正中職都只有四隊了不是?
: 好球帶的話,倒是建議與國際賽接軌,而非現在這麼小鼓勵打擊戰的好球帶,
: 國內打者適應這種好球帶說不定還能避免國內一條龍國際一條蟲的情況發生,
: 也能讓控球型投手增加生存空間,中職如果要提高觀眾進場意願,
: 也必須多多培養本土明星,無論投打都是,比如早年金臂人大戰飛刀,
: 連帶也讓龍象大戰變成最熱門的組合,要不然看來看去都是洋投表演,
: 洋投主導戰績,只會讓中職的發展提早陷入瓶頸...
好球帶幾年前早就吵過了
好球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