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向是走日本發展路線,日本企業投入運動賽事,企業養球隊
整套日本模式移入台灣至今數十年,這種模式日本企業做得很好
台灣就沒辦法發展很好,有時想想〈業餘甲組〉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如果可以把現存十支甲組球隊改成二級小聯盟,仿效美國小聯盟
每季有固定的季賽,球員有升降級制度,再加上原有職棒二軍
就會有三個等級,初步可以有〈台灣小農場〉的雛形
二級小聯盟優點:
透過較長球季提升整體球員技術
讓想進卻進不了職棒的球員可以在小聯盟追求夢想
讓淘汰球員延續棒球夢,回到小聯盟再衝刺(例如小曹)
讓不想進職棒卻只想打業餘的球員,享受正常職棒賽季
讓新人球員可以得到正常培訓
企業可以較低成本認養球隊,企業廣告曝光增加
不一定要單一企業組隊,合夥球團也是可以
可以讓外籍球隊自費加盟,例如菲律賓、天津獅
球隊可以賣球員合約,球隊可以招攬素質較好的球員
縣市不需要再砸錢養球隊,讓企業認養球隊
最重要讓台灣職棒正常發展
小聯盟夢想賽場
最好設置在花蓮、台東,增加東部就業機會
球場如果可以設計成像兄弟象在屏東新建的球場那樣就差不多了
本壘後方設置200個座位席,兩側與外野座位設計成斜坡草皮
這樣的球場可以很低的成本建造,不花太多錢
球場還可以掛滿廣告看板就像美國小聯盟球場一樣
平常就打白天比賽,早午場,相對可以省下很多成本
所有比賽以三台攝影機網路轉播
走過這麼多年日本路線,如果走不下去就不要再堅持
換成〈美國發展模式〉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