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想替鋒哥平反一下
首先我大致看了回文,裡面主要結論是,PCL是打擊聯盟,可鋒哥的OPS並不出色
因此得證,鋒哥就是當時PCL稍高於普通的打者
而我認為這種草率的分析未免太不尊重台灣的國際賽之神了
大家都知道近代棒球要找打者實力區間,首要必先看OPS+
可久而久之,變成大家只討論OPS+,甚至對這項數據完全沒有質疑,以至於OPS變成一
種打擊數據上的真理
所以,在評斷鋒炮之前,我想先釐清,究竟純以OPS來評斷鋒哥的實力是否公平
OPS數據的系統結構是以上壘率加長打率,說白一點,就是一個選手的上壘能力,以及
每打數貢獻壘包數能力的加總
總之就是,OPS越出色,代表該選手的打擊越是全方位,這點無庸置疑
唯一能質疑的點就是,這數據缺乏關鍵指標,也就是clutch moment的評斷
我們可以知道陳金鋒在pcl能排上榜的兩年,02 03年 上壘率分別是65 54名,長打率是
34 14名
簡單來講,ops就是大家所說的中上,意即,陳金鋒在當年並不是聯盟最全面的打者之
一
但是其他數字,如全壘打,02 03年是第6 以及並列第一
打點是第10、4名
尤其是03年,當年20轟以上的打者幾乎全在MLB出產超過15發HR以上的產量
鋒哥當年甚至還贏過了Jason bay
這麼看或許會有人覺得過於簡單膚淺,不過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
你或許不能期許鋒哥當年靠穩定的打擊和上壘站穩大聯盟
因為他真正的價值在於一棒擊沉
至於那一棒,需要時機和等待,就好比國際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