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編要先龜二軍一年這個設計的目的
應該是想要避免現在明顯實力遠弱於中職一軍的業餘球隊進來後被虐殺
導致比賽不好看 投手投不完炸光光變成惡性循環
問題是單單在二軍龜一年是能幹嘛?
選秀選兩年加上在二軍龜一年練兵(練到啥?)難道就保證選得滿手好貨嗎?
又不是讓新加盟球隊優先選個三輪再換舊球隊
這種作法根本緩不濟急 進來一樣被虐
而且也沒辦法讓現在還沒FA卻被卡死位置的二軍王/一軍替補得到上場空間
比較好的作法應該是設計保護名單(比如每隊可以保護投手5人、野手6人)
新加入球隊可以針對原球隊保護名單外的球員選三次,共可以得到12人
,每隊被選人數要一樣;如果一次加個兩隊就輪流選,這樣每隊也才損失6人
也必然不是看板球員跟最重要的投手,但卻至少是能穩一軍的選手
如此一來,那些上場空間因為這幾年選秀一直有大物進來而被排擠,去二軍又浪費的人
就可以至少得到比較漂亮的生涯,而不是一直溫板凳
中職這三四年大物一直進來的結果就是加重了強弱差距
弱棒很弱然後都只能弱弱相殘互相擠壓上場空間
中上等級的打者則根本只能當代打或二軍王,因為固定先發是OPS超過0.95的海龜
增隊的時候需要戰力的補強應該是優先想辦法讓這些人有球打才能應吉
而且也可以解決中職球員嚴重"貧富不均"的問題
貧富不均的意思就是說 我們假設球員的平均OPS=平均時薪 PA=工時
球員的總收入=PA*OPS(工時*平均時薪)
然後把所有球員的收入加總就可以算出"總收入"
把中職跟MLB作比較的話 "總收入"最高的前20%球員的合計收入佔整個聯盟的比例
中職的是51% MLB是43% 差距非常大
因為MLB中段跟弱棒都可以穩定地擁有上場空間
但是中職因為最強的那20個人(差不多就是總人數前20%)就吃掉了五個固定先發位置
然後又因為現在能先發的不是海龜就是規格外的神人
每個OPS都0.9起跳還有人快1.2的
明顯地比剩下那五個位置普遍在0.6~0.75之間的弱棒強太多
這五個位置的弱棒還常常得互相排擠上場空間
更加減弱個人對打線的貢獻能力
所以不是明星球員的打者對打線的貢獻能力遠遠不如這20個神人
如果增隊的時候讓現在打擊不錯只是比不上神人的人被挖走 可以固定先發
由於整個聯盟的總打席數增加 分母是增加的
但是打席會變多的只有這些不是神人的中上打者
就不會出現這麼明顯的"貧富差距"
不然現在這樣真的太扯了 MLB按OPS*打席數的排序第20%的人
已經是OPS僅略高於聯盟平均OPS0.05的打者
代表超過排名前20%後 有一大群打擊成績在聯盟平均上面一點的"中產階級"
可是中職排序第20%的是陳子豪/林益全
分佈整個超級M型 怎麼看都不太對勁吧
原因就是因為中上打者要不像彭政閔一樣還有資歷可以上場
不然根本只能溫板凳或去當二軍王
與其用一個緩不濟急的作法來試圖達到幻想中的"避免一進來就被虐"
還不如弄成特別選秀 增隊讓人有球打的目的才真的會達到
不然這些人就只能被FA規定卡九年卡到黃金期都過了才能換隊
不過比較有問題的是 保護名單的人數如果不夠多
就會出現類似兩年後FA但現在打得沒特別出色 月薪卻六十幾萬的一壘手
或是高齡35歲被操到嚴重衰退但是合約還三年月薪也40幾萬的選手
沒被擺進去保護名單的尷尬場面
被選走了球迷會罵 沒被選顯得好像沒那個價值人家不想要被嫌棄
這樣是比較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