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球員贏球之前 桃農教頭:要先「養」好教練
台北科大附屬桃園農工總教練黃文生認為,台灣基層棒球要「重新來過」,從政策面開始
改變,政府必須有效地介入,從底開始改變訓練環境。
「為什麼少棒、青少棒出國比賽成績都不錯,到了青棒就不行了」,黃文生直言,不管是
美國還是日、韓,少棒、青少棒都著重基本訓練,台灣則是完全相反。
選手從小打球的觀念就是要贏,因為基層教練有戰績壓力,「成績不好,學校就不要球隊
了」,教練只能拚命用「會贏」的方式練選手。
黃文生指出,目前台灣的專任教練表面上增多,但幾乎都是一年一聘,還有每三年評鑑一
次的機制,聯賽要打進前八名才能續聘,「沒有成績,專任的機會就沒了」。
日、韓選手從小就接受扎實的基本動作訓練,到高中才變成競技為主,「但台灣不是這樣
,因為教練有壓力,沒辦法把勝敗放一旁」。
1997年,黃文生跟隨當時國內的潛力新秀去美國接受大聯盟訓練,「我很訝異,就連大聯
盟在教青棒選手,也是從最基礎的訓練開始,沒人會告訴你怎麼贏球」。
日本少棒選手的基本動作,幾乎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甲子園為什麼每年都有怪物出
現」,黃文生說:「就是因為基本功練的好,高中之後,很容易就完全展現天分。」
日、韓的目標很明顯,少棒、青少棒輸了沒關係,青棒之後會贏就好了,現況也確實如此
,黃文生說:「他們的目標放得遠,我們是短視近利,只能贏在起跑點。」
也是因為把勝敗看得太重,家長過份涉入球隊運作,「很多球隊教練不夠,只能靠家長集
資增加教練,但這樣問題就來了」。
如果政府能有完善對策,或是找企業一起贊助,先把教練「養」起來,給他們全面保障,
沒有後顧之憂,「相信大家都會願意先把小朋友的基本動作練好」。
之前和南韓高中球隊比賽,黃文生看得很羨慕,「教練至少6人,投、捕、守備、打擊分
項指導,還有防護員,甚至還看過一隊10位教練的編制」。
黃文生無奈地說:「台灣根本比不上,現在每間大學隊,大概只有2到3位教練,青棒甚至
更糟,如果政府不能想出一套整體適用的辦法,永遠只能原地踏步。」
以前台灣有很多國際邀請賽,「中日、中韓、中日韓都有,但現在太少了,像台日對抗賽
就是很好的機會,因為對手實力、強度都夠,可以學到的東西很多。」
http://udn.com/news/story/10651/218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