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 國中階段
臺灣的球隊密集程度和人口多我們數倍之多的日本相差不多
因為球隊多 賽程密集 多是單淘汰比賽
所以臺灣的每支球隊ACE就要能者多勞
一場接著一場投 越投越殆盡
直到高中階段還有持續健康打球的球員們
湊一湊 在台灣成績優良的頂級球隊大約還剩下4~8隊
在日本卻有10~20隊 甚至更多一些
在國際賽只選出一隊精英來PK 還有五五波的機會
接下來進入成棒
又能維持健康 且持續有正向成長的球員數又會比日本更少了
當然國際賽能夠選出來比較的優秀球員我們只能說是乏善可陳
而因為人口基數的關係
一樣都是殺豬公的教練養成
投手的部份
我們大概只能5~10年慢慢刁出一個"天才型"王牌 怎麼樣被操下來都還是會很猛的球員
ex 郭泰源 張誌家 曹錦輝 郭泓志
對比日本大概3~5年就可以有差不多這種程度的王牌
ex 松坂大輔 達比修有 田中將大 大谷翔平
而後天苦練型或是後天遇到好教練啟蒙的"苦練型"王牌
又或是在國內職棒季賽大殺四方的投手
臺灣可能1~2年出一個
ex 王建民 嘟福雞毛偲倪 陳偉殷 目前小聯盟那幾位明日之星等等
可是日本卻可以每年不斷量產出這類"沒有以天賦出名,卻仍然可以有好表現"的投手
簡而言之
這就可以當成金字塔來看
日本因為下面人口基數多
越到上層 年紀越大 優秀球員的比例越是呈現倍數差距
天賦型ACE出現的數量和頻率也會比台灣高出許多
更遑論我們成棒還因為不少球場外的因素而造成優秀球員消失的狀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