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職棒30年 鴻海、崇越進軍正是時候
Tzuyi
2017年將是中華職棒第28年,也代表再過兩年就邁入30而立的階段。不過即使已經是成年
的年紀,多年來聯盟的規章一直都不完善,尤其對於擴編案一直處於空談階段。雖然多數
人都認為台灣確實有能力容納更多球隊,每年也幾乎都被拿出來討論,但幾乎沒有完整的
作為,只能淪為業餘球隊每年炒新聞的對象。
中職在2016年制定擴編五大方向,其中規劃新球團可以於2017年參與年度新人選秀,2018
年加入二軍比賽,2019年加入一軍賽事。政府方面,蔡總統則提出振興棒球三支箭,其中
首發就是職棒要六支球隊。
孫正義旗下(中)有福岡軟體銀行鷹隊,馬雲(左)有廣州恆大淘寶隊,鴻海未來要打自
有品牌,郭董(右)怎能不及早行動呢? 路透
依照中職的時程,有意加入中職的企業,今年應該要有所動作。不過聯盟沒有積極制定加
盟辦法,讓企業還沒辦法對於需要付出的加盟金及保證金做評估。尤其如果是要新組隊,
嚴格來說應該現在就應該啟動作業,包含著手球員及教練團的組成、自由球員的網羅及球
團人事等,如此季中選秀才能讓球員安心加入。但是不但聯盟毫無消息,那些放話的業餘
球隊也毫無動作,是否趕得上時程著實令人擔憂。
對於企業界而言,即使球迷引頸期盼,卻是不同考量,現有球團除了擔心好不容易回春的
票房被稀釋外,擴編選秀也可能造成球團培植的戰力受損。新球團則因首年只能打二軍,
但職棒對於球員數量的要求遠大於業餘球隊,他們除了仍要支付薪資及相關費用外,也不
容易網羅球員,這更加影響企業意願。
雖然運動不應該政治化,不過既然總統已經喊話,實質上就應該積極介入。許多縣市都有
適合職棒比賽的球場,地方政府應主動與尋找企業合作,不要只一心想要高額認養金,更
別指望有球隊願意整修球隊。實際上目前有認養球場的三支球隊,除了統一獅長年在台南
外,中信的台中洲際球場及Lamigo的桃園球場,都是相對新較少大規模整修費的球場。
簡單的說,中職的五大方向都只以聯盟的角度考量,卻沒有給予有意願的企業誘因,甚至
連畫大餅給人看都沒有。而政府更仍是空談,沒有釋出利多,讓企業更是連關注都不願意
。
實際上政府可以考量的是,若地方擁有一支職業球隊,不但可以帶動城市行銷及觀光,還
可以拉近與民眾之間距離,如2015年的中信及Lamigo之爭,主場所在的台中及桃園都把握
機會多方面行銷,兩位市長也趁機表現,展現親民的一面。另可以參考城市隊的作法,過
去台中市及台東縣都是地方政府主導,後由企業入主,進而組成的棒球隊。
地方政府首長應該主動跟企業合作,讓自己的城市有球隊做為行銷,更可提升地方及個人
形象。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企業當然在乎的是營收及形象等效益,雖然創隊時期可能有許多無法回收的支出,但是實
際上待球隊上軌道之後,仍會有許多不同的效益。除了自家球星將會是企業產品的最佳代
言人外,他們只要穿著球衣的亮相機會都滿是廣告。企業更可以從商場將競爭帶向球場,
這衍生的話題及新聞效益,有機會比自己買廣告更加划算,如新球季的金控大戰,早就已
經是眾所期待的對戰話題。
郭董棒球場模擬圖 擷圖自南投縣政府南投福報。
一直被球迷點名的鴻海集團,過去表達錢不是問題,但因為沒有自有品牌,考量經營職棒
並沒有市場利基,只有社會公益的功能。不過現在他們已經有夏普、Nokia及Infocus等品
牌,確實可以重新考慮。而且他們2015年也捐助了南投郭董棒球場,雖然可能無法進行職
棒比賽,但此舉已經代表他們逐漸開始與棒球相關。另外他們主要競爭對手韓國的三星集
團也經營職棒球隊多年,若在國際比賽雙方對決,絕對是商戰之外的亞洲一大新聞。
已經放話多年的崇越科技,是最有機會成為擴編的球隊。他們目前擁有球隊及球員,但是
否能比照以往擴編時報鷹、俊國熊及中信鯨一樣,可以直接加入中職,或是只有優先選秀
權仍要等聯盟的加盟辦法解答。另外就是他們無論公司及球員是否都已準備好?目前看起
來他們距離職棒還有一段路要走。
崇越隼鷹棒球隊已有完整球隊陣容,現在正是適合加入中華職棒的時間點。 聯合報系資
料照片
擁有台東及高雄兩支球隊的綺麗珊瑚,他們是業餘球隊中球員人數最多的企業,不過先前
他們表示還沒準備好,
2012年前會長黃鎮台也曾經被發現可能找味全公司回鍋,目前他們的主要股東頂新集團也
開始贊助基層棒球。其中當年解散味全龍隊的魏應充,在短片中表達他的棒球夢。雖然他
們集團目前風評不佳,不過若能拿錢出來幫助中職成立第五隊,除了增加社會公益,也能
稍微彌補當年解散龍隊隊球迷的虧欠。
本季將是中職只有四支球隊的第九年,雖然過程中歷經三次球隊轉手,目前球員流通也較
以往大,但是整季的對戰組合仍不足。今年將是關鍵的一年,中職與政府應該化被動為主
動,坐以待斃並沒辦法讓第五隊出現。應加速提出相關辦法及釋出利多,讓企業看到其他
效益,而不單只有社會公益,如此在而立之年才有機會突破球隊數量不足的窘境。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2252986